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7136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解析)2017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 公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2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炸药开路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2(2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3(2分)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B21%C11%D58%4(2分)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

2、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5(2分)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OBFe2O3 CCO2DFe6(2分)重庆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C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D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7(2分)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BCD8(2分)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自带布袋购物B垃圾野外焚烧C共享单车出行D多使用太阳能9(2分)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10

3、(2分)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离子B分子C原子D中子11(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12(2分)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灼热的CuO区别CO和C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C用AgNO3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 D用带火星的木条对氧气验满13(2分)科研人员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生成甲烷和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纳米镍粒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二氧化碳的排放易引起温室效应14 (2分)

4、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15(2分)在“欢迎来找茬”的趣味活动中,老师举出四个错误实例,在学生的错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序号 错误实例 错误分析 A 铁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反应产物不正确 B FeCl3+3NaOHFe(OH)3+NaCl 只缺少沉淀符号 C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条件不正确 D氢氧化钠俗名烧碱或纯碱 俗名中的纯碱不正确AABBCCDD16(2分)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

5、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20分)17(4分)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工业上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1)氯化钠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名称)元素(2)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 (3)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6、为 (4)工业用盐含NaNO2,NaNO2的名称为 (填序号)A磷酸钠 B硝酸钠 C亚硝酸钠18(4分)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客机大规模使用,其中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中的用量达到8.8%(1)下列客机上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A合金门把手 B真皮椅套 C塑料快餐盒 D羊毛毯子(2)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3)金属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相对原子质量为9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填序号)在空气中,铍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铍的保护膜,发生反应的

7、化学方程式为 19(4分)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1)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名称)20(4分)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 干电池中含有较多的碳粉和石墨,依据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A 石墨具有导电性 B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 (填化学式)使人中毒(2)把NH4Cl配制成溶

8、液,并结合下表填空 溶液 K2SO4溶液 NH4Cl 氨水 K2CO3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 红色 蓝色 蓝色通过观察上表可知,NH4Cl溶液的pH (填“”“”或者“=”)7上表中属于碱性氮肥的是 21(4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小李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1)操作的名称是 (2)该流程中有两个反应,产物中均出现碳酸钙,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3)为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M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可取上层清液加入 (填序号)进行检验 A碳酸钠溶液 B铁粉 C无色酚酞三.实验题(本大题2个小题,11分)22(

9、5分)“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 (填序号)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3)实验3是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反应2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0、,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1)小组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了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猜想三:生成物起到促进作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 不正确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 正确(3

11、)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7分)24(7分)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把该50g该溶液,稀释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7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分)(2017重

12、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炸药开路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炸药开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头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牛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7重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

13、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错;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3(2分)(2017重庆)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B21%C11%D58%【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