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970547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九章泌尿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解剖 第二节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一 肾的功能解剖 一 肾单位的构成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皮质 外髓 内髓 1 肾小体 肾小球 由毛细血管盘曲而成的血管球 入球小A 出球小A 肾小球高压 肾小囊 内层 脏层 足C 外层 壁层 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 肾小囊腔 2 肾小管 3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 远曲小管 皮质 外髓 内髓 近曲小管 髓袢 降支粗段 细段 升支粗段 1 皮质肾单位 特点 肾小球小 髓袢短

2、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 2 近髓肾单位 特点 肾小球大 髓袢长 出球小动脉可形成直小血管 二 集合管的结构 不属于肾单位 由皮质走向髓质 三 近球小体 肾素产生的主要部位 球旁细胞 入球小A中层特殊分化的C 分泌肾素 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 调节肾素释放 球外系膜细胞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 球旁复合体的结构模式图 四 肾脏的神经支配 一般认为 肾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 二 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 一 肾的血液循环途径 3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低且血浆胶体渗透压高 二 肾血液循环特点 1 血流量大 1200ml min血液流经肾 约占心输出量的1 4 其中90 进入皮质 流

3、速快 4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2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 机制 肌源学说 管 球反馈意义 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对稳定 尿量不发生太大变化 血压在一定范围波动时 80 180mmHg 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方式 1 排出机体大部分的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2 调节细胞外液量与渗透压 3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 意义 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肾小球的滤过 原尿 重吸收 分泌 终尿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 一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filtration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 透过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血浆超滤液 原尿 一 滤过

4、膜的解剖学 二 滤过膜的通透性 物质通过滤过膜能力的大小 1 物质分子的大小 R4 2nm 不能滤过 2 物质所带电荷 正电荷易滤过 原因 滤过膜各层中含有很多带负电荷的物质 主要为糖蛋白 通透性改变 蛋白尿 血尿 不同的分子有效半径和带不同电荷右旋糖酐的过滤能力滤过能力的值为1 0 表示能自由滤过 0则表示不能滤过 三 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动力 滤过的阻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滤过平衡 filtrationequilibrium 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 达到滤过停止状态 PG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GC 血浆胶体渗透压PBS 囊内压 四 肾小球滤

5、过率 GFR 和滤过分数 FF GFR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 每分钟 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19 FF 五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2 有效率过压 3 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大 GFR 有效滤过压 GFR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GFR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功能 原尿量 180L d终尿量 1 5L d原尿与终尿的成分比较 结论 重吸收 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分泌 上皮细胞将本身长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降低或消失 浓缩 重吸收和分泌 重吸收的百分率不同 皮质 外髓 内髓 小管液 细胞 细胞间隙 细胞 一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方式与途

6、径 原发性 继发性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ATP 如Na 泵 Na 顺电化学梯度释能 溶剂拖曳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渗透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 方式 途径 二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 1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 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全部 Glu AA 蛋白质 维生素等部分 65 67 水 Na 80 85 Cl HCO3 等 重吸收 分泌 异物 青霉素 酚红等 H 水在此是等比例等渗强制性重吸收 Na 的重吸收是溶质和水重吸收的主要动力 前半段 主动重吸收后半段 被动重吸收 细胞旁途径 1 Na Cl 和水的重吸收 Na 和水的吸收在近曲小管有回漏 Na G AA 同向转运 Na

7、H 逆向交换 主动重吸收 Na H 交换 Na 泵 Na H 交换 Na 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前半段 Na 葡萄糖 氨基酸 同向转运体 Na 葡萄糖同向转运体 被动重吸收 近曲小管后半段 Na 顺电位差 细胞旁途径 动力 Cl 顺浓度梯度被重吸收时 产生小管内外的电位差 水 顺渗透压梯度 被动重吸收 强制性吸收 与机体缺水与否无关 转运方式 10 扩散 85 细胞膜上的水通道 近曲小管 65 67 有回漏 Cl 近曲小管 65 67 前半段 无 后半段 被动重吸收 顺浓度差 2 HCO3 重吸收与H 的分泌 与Na H 交换有密切关系 以CO2形式 被动扩散 比Cl 优先重吸收 H CO2 HC

8、O 3 近曲小管 重吸收HCO3 分泌H 3 K 的重吸收 滤出的K 绝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余下小部分在其后各段重吸收 而终尿的K 肾小管分泌的 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 电位 管腔内 4mv浓度 管腔内 4mmol L 细胞内 150mmol L 4 葡萄糖的重吸收 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 主要在近曲小管 方式 继发式主动转运 伴随Na 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协同转运 肾糖阈 renalglucosethreshold 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原因 葡萄糖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 即部分近曲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已达到饱和 葡萄糖转运极限量 肾小管的重吸收达到它的最大限度 原因 所有近曲小管重吸收

9、葡萄糖的能力都达到饱和 5 其它物质的重吸收 氨基酸 SO42 HPO42 伴随Na 的主动重吸收 蛋白质 吞饮 2 髓袢降支细段和升支 降支细段 溶质不通透 水通透 以渗透方式重吸收水 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 NaCl通透 NaCl被动重吸收 升支粗段 对水不通透 溶质通透 重吸收25 的溶质和20 的水 溶质的转运 髓袢升支粗段主要溶质吸收的示意图 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起始段和后半段 受醛固酮的调节 重吸收9 NaCl 分泌不同量的H 和K 受ADH调节 重吸收不同量的水 远曲小管起段 Na Cl 同向转运体 主动重吸收NaCl 对H2O没有通透性 1 NaCl的重吸收 主C 重吸收Na

10、和水 分泌K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和闰细胞 Na K 交换 闰C 分泌H 重吸收HCO3 2 水的重吸收 远曲小管起始段 无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取决VP水平 3 K 的分泌 Na K 交换 主细胞基膜Na 泵 主细胞管腔膜Na 通道开放 主细胞管腔膜K 通道开放 主细胞内Na 激活基膜Na 泵 受醛固酮的调节 Na K 交换Na H 交换 原因 动力都来源于Na 泵 高K 血症 酸中毒低K 血症 碱中毒 竞争性抑制作用 4 H 的分泌 闰细胞 H HPO42 H2PO4 NH3 NH4 尿液的酸碱度 H 的分泌意义 排酸保碱酸化尿液促进NH3 NH4 的分泌 5 NH3 NH4 的

11、分泌 来源 1个谷氨酰胺 2分子NH4 近曲小管 分泌 逆向交换 Na H 逆向转运体 NH4 替代H 单纯扩散 取决于膜两侧的pH值 NH3 小管液 NH4 代替Na K 由Na K 2Cl 同向转运体 细胞膜对NH3高通透 对NH4 的通透性差 对NH3的分泌与近曲小管的单纯扩散相似 意义 促进H 分泌 利于Na H 交换促进NaHCO3的重吸收 排酸保碱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髓袢 重吸收 集合管 分泌 近曲小管 重吸收 分泌 H Na H 逆向交换 NH3 NH4 Na NH4 逆向交换 单纯扩散 Na Cl K HCO3 水NH4 降支 升支细段被动被动 升支粗段主动主动主动被动 以CO

12、2形式被动重吸收 被动重吸收 NH4 2Cl 同向转运体 髓袢 重吸收 20 水 Na Cl K 等 重吸收 分泌作用较弱 Na 水Cl HCO3 远曲小管起始段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以CO2形式被动重吸收 主动 Na Cl 同向转运体 主动 Na K 交换 被动 主动被动 Na 的重吸收受醛固酮的调节 H2O的重吸收受VP的调控 分泌 1 H 闰细胞 H 泵2 K 主细胞 Na K 交换 受醛固酮的调节3 NH3 NH4 集合管 主要以NH3的形式 单纯扩散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 三 影响肾小管功能的因素1 小管液的溶质浓度 渗透性利尿 osmoticdiuresis 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

13、加 则小管液渗透压升高 导致水的重吸收受阻 较多的水随终尿排出 例如 甘露醇利尿消除水肿糖尿病多尿 意义 维持尿量变化不至于太大 近曲小管对Na 水保持相对恒定的重吸收比例 65 67 GFR 球 管平衡 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 2 GFR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机制 GFR 出球小A 血浆蛋白浓度 血量 近曲小管旁Cap 血压 胶渗压 组织间隙静水压 Na 水重吸收 小管液 Na 水 百分率恒定 3 肾小管上皮功能的变化 见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终尿的渗透浓度血浆渗透浓度 浓缩尿 稀释尿 等渗尿 一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及其形成 意义 维持体液平衡

14、和渗透压的稳定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 髓袢升支粗段 NaCl K 主动重吸收 H2O不通透 高渗 渗透浓度梯度 尿素再循环 NaCl重吸收 高渗 渗透浓度梯度 髓袢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的逆流倍增作用 髓袢降支 升支细段 集合管 一 外髓部渗透浓度梯度形成 二 内髓部渗透浓度梯度形成 外髓 内髓 ADH 皮质 外髓 内髓 逆流倍增系统 髓袢降支细段 对水通透 对NaCl不通透 渗透压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 对NaCl通透 渗透压 H2O NaCl NaCl 皮质 外髓 内髓 结构基础 髓袢结构及其功能特性主要溶质 NaCl和尿素 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三 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中的作用

15、 功能 1 使髓质的溶质不易被血流带走 2 将重吸收的水分运回循环系统 二 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调节因素 血压升压素 VP 过程 VP分泌 远曲小管 集合管 上皮C对H2O的通透性 H2O被重吸收 尿渗透压 高渗尿 渗透浓度梯度 尿量 H2O不被重吸收 NaCl主动重吸收 尿渗透压 低渗尿 机体缺水 机体多水 1 髓袢的正常结构2 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3 直小血管的血流速度及其维持渗透压梯度的作用4 血液尿素浓度 一 影响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形成的因素 四 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二 VP的分泌 见后述 第五节肾功能评价 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 这

16、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ml min 概念 一 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计算 C UV P 某物尿排出量 尿中某物质浓度 每分钟尿量 UV C 清除率P 某物质血浆浓度 二 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一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菊粉清除率 二 推测肾小管的功能 碘锐特与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三 肾血流量的测定 C 125 分泌 重吸收 例 某物尿排出量为10mg min 其血浆浓度为20mg 100ml C C 50ml min 第五节尿的排放 一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尿道内扩约肌 尿道外扩约肌 膀胱逼尿肌 P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尿 盆神经 阴部神经 第五节排尿 二 排尿过程 一 输尿管的运动 蠕动1 5次 分钟 二 排尿反射及其障碍 膀胱尿液充盈 500ml 膀胱壁内 牵张感受器 脊髓腰骶段 初级中枢 大脑皮层 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尿道外括约肌舒张 尿液排出 副交感N 盆N 尿意 盆N 阴部N 躯体N 尿道感受器 阴部N 排尿反射 排尿异常 尿频 尿潴留 尿失禁等 第七节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一 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血管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