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9605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1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江门市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原的组成元素仅为C、H、O B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D水在生物体内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2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ATP、H和O2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B过程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过程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D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3下图为

2、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A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相对数量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甲和乙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5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

3、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6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和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和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 C和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和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2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虽然信息传递在调

4、节生物种间关系中作用不大,但生物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Y染色体生长素浓度甲乙丙丁D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5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细胞中有2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B乙图表示一次免疫后体内抗体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C丙图所示的生物也可能是单倍体D丁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26(16分)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

5、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该细胞是由 增殖分化产生的。(2)图一中与染色体复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及文字)。(3)给图二细胞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中有 (含18O物质)生成。(4)图二处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和 。(5)若将图二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6)可利用甲基氯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观察图一中DNA和RNA的分布,依据的原理是 。27(16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多基

6、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个体数量B图出生 青春期 成年A图(1)A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Klinefelter综合症(XXY)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现已知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其病因是患者双亲中的 产生配子时,在减数 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3)B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4)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

7、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5)题目中给出的遗传病中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珍断的是 。28(16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人体受到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e) 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能引起下丘脑细胞兴奋的信号是 、 。接受信号的物质基础是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4)激素通常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原因是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其中免疫系统

8、是通过它的 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9(16分)试回答下列“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图1图2图3(1)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蛋白,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2)若要去除血清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采用图1装置进行透析,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是否出现紫色?_,判断的依据: 。 (3)叶绿体色素分离时采用的方法是 。(4)图2、图3分别表示分离蛋白质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因为 ;不同色素得以分离是因为 ;条带c表示_ _色素;条带d呈 色。江门

9、市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B 2B 3C 4C 5A 6C 7C 8A 9B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16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给6分,只选对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BD 18BC 19AC 20BC 21AC 22BC 23AC 24BD 25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

10、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26(16分,每空2分)同位素标记法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细胞核和核糖体(写线粒体可以给分) H218O 氨基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次序可变) 利用甲基绿和比罗红的对DNA和RNA的亲和程度的不同27(16分,每空2分)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发病人数急剧上升)父亲 第一 AaXBXb aaXBXB或aaXBXb 1/31/4 Klinefelter综合症28(16分,每空2分)神经信息(或神经递质)通过突触时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后膜,而不

11、能逆向传递(或兴奋在神经无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递质 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或蛋白质)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特定的器官和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上有特定的受体,能识别相应的激素 防卫、监控和清除(写对两个给1分)29(16分,每空2分)防止红细胞吸水破裂 出现紫色 双缩脲试剂可以透过半透膜,与袋内血清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纸层析法 不同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导致电泳时迁移速度不同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导致层析时扩散速度不同叶绿素b 橙黄色 30(16分)(1)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各2分,共4分)(2)(4分,结构简式错0分,

12、配平错漏、漏H2O扣2分)(3) (4分)(4) (任写2种,各2分,共4分)31(16分)(1) b (2分) I (3分) B(3分) (2)解:KspCa3(PO4)2= 21033 (1分) (210-7 mol/L)3 c2(PO43-) = 21033 (1分)c(PO43-)=510-7 mol/L (2分,结果或单位错漏扣1分) 当pH高于10.7时,溶液中的Mg2+、NH4+会与OH-反应(2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分)(合理即给分) 32(16分)(1)2H2O+O2+4e =4OH- (4分,化学式或配平错漏0分) (2)Fe3O4+8HCl=FeCl2+2 FeCl3+4H2O (4分,化学式或配平错漏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