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8323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三十七 人教新课标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考第二轮物理复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 1据专家预测:“金星凌日”将于2012年6月6日上演,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将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慢慢掠过,耗时约6个半小时。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可知,“金星凌日”中的两个天体分别属于( )。A 行星、行星。 B 行星、恒星。C 恒星、恒星。 D 行星、卫星。2如图1所示的吉他是一种弦乐器,有6根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C 响度。 D 声速。图13在图2所示的活动项目中,下列描述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图2D用力撑杆,杆弯曲了C用力顶球,球飞出去A用力拉弓,弓弯了B

2、用力弯锯条,锯条弯曲4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10N的拉力能将重15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杠杆A 和。 B 和。 C 和。 D 。5某同学用力猛踢足球,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做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草地对球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B 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球向前的惯性力和草地对球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 球所受的重力与草地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运动5秒两车可能相距2.8米。 B 甲车所受

3、合力比乙车大。C 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大。 D 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图3图47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却只有一灯发光,若故障只发生在灯泡上,则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灯L1不亮,灯L2亮,灯L1不可能短路。B 灯L2不亮,灯L1亮,灯L2一定是断路。C 灯L1不亮,灯L2亮,灯L1 、L2两端的电压均为3V。D 灯L1不亮,灯L2亮,灯L1两端的电压为0V。8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5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液体对容

4、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C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D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图5二、填空题9如图6所示是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的画面。在对接过程中,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1)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其对接的精彩画面通过 (2) 发射回地球。10用木炭烤鸡翅,鸡翅香味四溢说明 (3) ;烤鸡翅是通过 (4) 的方式改变鸡翅的内能。11如图7所示是农家乐摆放的古代“舂米”的装置,该装置实质是 (5) 。当游客用力将此装置的右端踩下后,

5、舂球上升,舂球的重力势能将 (6) 。当游客从踏板上跳下时,游客的 (7) 能转化为 (8) 能。舂球踏板图6图712某导体两端电压为2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导体的电阻为 (9) 欧,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0) 库,电流做功为 (11) 焦。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为3伏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2) 欧。13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8所示。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4牛和0.5牛,则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13) 牛,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甲 (14)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 (15) p乙。(后两空均选填:

6、“”、“=”或“”) 某消防应急灯充电时间约20小时电池6V 2500mAh额定功率23W图9图8图1014如图9所示是某应急灯和它的铭牌,其中2500mAh是指电池所储存的 (16) 。当外部电路停电时应急灯开始工作,此时电池将 (17) 能转化为电能;每盏应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8) 安培。VAA115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电键S时,三个电表 中示数变大的是 (19) 。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20)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小潘准备研究玻璃板下方的物体成像情况。他在白纸上画一条黑线,保持

7、玻璃板和黑线的位置不变,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11(a)、(b)和(c)所示。再用另一厚度不同的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11(d)、(e)和(f)所示。(a)(c)(b)(d)(f)(e)图11分析比较图11(a)、(b)、(c)或(d)、(e)、(f)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1) 。分析比较图11(a)、(d)或(c)、(f)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2) 。三、作图题17如图12所示,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18在图13中,根据电源的正负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的N、S极。图13图12四、计算题1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8、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移动了8米,当拉力撤去后物体又移动了2米。求拉力所做的功。20某热水瓶盛有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90的热水,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了50。求:水所放出的热量 Q放。c水=4.2103 焦(千克)21. 一个底部为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4(a)所示。另有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14(b)所示。求:图14(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图14(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4(a)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图14A(a) (b)22在图

9、15(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电阻R1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2A”字样。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上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两个电表的指针恰好指在相同的位置上,其表盘如图15(b)所示。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在电路中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且各电表的量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图15(a)(b)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23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中,探究二力平衡的装置是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装置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是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是 。(均选填字母)图16A B C D24

10、图17a中右侧的仪器名称是 。图17(a、b、c)是在探究 的关系。图18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由图中所标的示数可知F浮= ,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浮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 。水a b c图17图1825.中午,小华和小明赤脚在海边玩耍,站在沙上感觉比站在海水中烫。晚上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小华认为,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于是,小华和小明各取海水和沙子样品,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小明和小华是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 是否有关,烧杯中的海水和沙子应保持相同的 。把酒精灯放在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两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 。实验

11、中他们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测量物体吸收的热量。图1926.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镍镉线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5节新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实验中小华可通过 的方法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小华刚连接好电路,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是 ;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20所示,其原因是 。小华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像,如图21所示。此图像需改进之处是 。小华从改进后的图像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你认为,小华得出结论的依据 (选填“充分”或“不充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图20图21题 号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C。 4C。 5 D。 6A。 7D。 8B。二、填空题第9-14题每空1分,第15-16题每空2分。9运动;无线电波 /电磁波。 10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传递。11(费力)杠杆;变大;重力势;动。 124;5;10;4。130.5;水 物体A沉底。V排=VA =110-3米3液面上升h = V排S =110-3米3210-2米2=0.05米, 容器的高度为0.12米,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