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

上传人:ph****老师 文档编号:133967740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共17题 ,有答案)1(2019丹东)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3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钩码重/N购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8%24101.530?3610?3090.9%(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如图丙所示,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 。(4)在第2次实验时,如果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那么所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

2、效率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19西宁)小李同学想要利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 相同,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滑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2)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木块 来反映小车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又发现只要去掉木块,就可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2所示,他将毛巾、棉布和玻璃分别铺在水平面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3)每次均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

3、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4)实验发现,小车在玻璃面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 ,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 运动。3(2019常州)2019年4月15日起,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要求:最大速度25km/h,电动机输出功率400W,质检员小华对某款电动自行车进行测试,沿水平直路从A出发骑行至D结束,如图所示。测试情况如表格所示。ABBCCD路程/km0.64.80.6用时/h0.050.20.05速度特点逐步加速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逐步减速阻力特点越来越大恒为60N越来越小(1)测试过程中,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她是

4、以 (选填“自己”或“地面”)为参照物,此时她是向 (选填“东”或“西”)骑行。(2)BC段,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 km/h,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新规范)关于最大速度的要求。(3)BC段,电动自行车的动力做功 J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W,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新规范关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要求。(4)从A到D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4(2019仙桃)小明实验小组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按照甲图装置实验,小明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从A处升高到A处。由图可知拉力为 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2)小明实验小组又用图乙的

5、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0.02 0.0483%24.00.032.20.06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实验时绳子的绕法(要求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使钩码升高)。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时的拉力是 N(结果精确到0.1N);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精确到1%)。由两次实验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5(2019玉林)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所

6、受的重力G/N钩码提升的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1.00.10.80.431.25%21.00.20.80.831.25%32.00.11.20.441.67%43.00.11.5(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 m,机械效率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N。(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A动滑轮的重力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C物体上升的高度6(2019淄博)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

7、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滑轮材质钩码重G/N提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用/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铝10.10.10.60.30.1856%2铝20.10.21.00.30.367%3铝20.20.41.00.60.667%4塑料20.20.40.80.60.4883%5塑料20.20.42.10.20.4295%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比较3和4两次实验

8、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比较 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第5次实验室利用了图 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 。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4N的物体用2.5N的拉力迅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可见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小明利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3)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

9、方法的是 。A、焦耳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C、阿基米德原理D、欧姆定律7(2019绥化)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8(2019绥化)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

10、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80.3(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5)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

11、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9(2019贵港)如图是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若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 ,木块B被撞得越 。(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斜面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木块B被撞击后运动距离s的远近。这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10(2019安顺)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

12、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轻质弹簧测力计示数(见下表)序号12345678动滑轮重G0/N1.01.01.31.01.01.01.01.0所挂钩码的重力G/N0.51.01.52.02.53.03.54.0弹簧测力计示数F/N0.81.21.31.61.82.22.32.7(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该滑轮组 (选填“省力”或“不省力”)(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被提升钩码重力G以及动滑轮重力G0的关系为 (3)小军同学又研究了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情况,用另一组滑轮组

13、将重为50N的物块从位置A匀速直线拉到位置B,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cm;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1(2019邵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0.60.20.120.30.1866.7%20.90.20.180.40.60.2431.20.20.240.50.60.3080%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