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765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上册4.3群落的结构教案(2) 新人教版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的认识。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其中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

2、的结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思路在引入课题中,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剖析某温带草原上的生物群落,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本节内容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流程: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

3、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的认识。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其中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思路在引入课题中,通过设问,引导学

4、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剖析某温带草原上的生物群落,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本节内容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流程:三、课堂教学过程(第1课时)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学引题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

5、间结构当堂训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生(一起答):群落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版书)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展示案例1: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师: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展开讨论解决上述问题。师: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

6、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群落的物种组成,请同学们结合案例2,看课本72页,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展示案例2: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 的结果。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5

7、.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及物种丰富度的内容。师:结合教材的资料分析,组织学生讨论,画出群落中各生物种间关系的概念图,并进行交流。 提出问题: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师总结:竞争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结果可能使一方导致灭亡;捕食是先增先减,后增后减,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共生是同生共死,荣辱与共。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有关的数学模型,即竞争、捕食、

8、共生的坐标曲线。师:由于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于是群落就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说明) 同学们看教材,分析讨论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因素。师总结:通过学习群落的结构,我们知道在群落中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由物种的组成、种内的互助或斗争,种间的共生、寄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回忆前面学习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看课本、思考自主地思考、讨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所得的答案结合案例2看教材进行思考、讨论及小组内合作学

9、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画出概念简图,并进行交流讨论、交流练习巩固所学内容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学生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个体种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承前面所学种群的内容,启下面要学的群落的概念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种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利用案例1,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引出群落的结构对学生所学内容,随时进行巩固、强化,加深学生对群落概念的理解结合教材的图片及案例所述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由不同纬度上物种的丰富度不同延伸到不同海拔高度上物种的丰富度的不同对学生所学内容,随时进行巩固、强化,

10、加深学生对物种组成部分的掌握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学会判断竞争、捕食关系的方法学会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总结对学生所学内容,随时进行巩固、强化,加深学生对种间关系的理解通过阅读教材,形成群落空间结构的概念通过自我测评,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附:本节巩固练习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2.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1、)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4.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5.下列简图依次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A. B. C. D.6.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 )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7.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B.共生

12、、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自我测评1.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2.一座山上所有的鸟构成一个(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物种 D.以上都不是3.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的是 ( )A.一罐保存期内的健力宝 B.一杯刚出厂的鲜果冻(密封的)C.树洞中久积的一些雨水 D.一试管健康人的鲜血4.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物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

13、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5.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A.虎和野猪 B.草鱼和鲤鱼 C.长颈鹿和鸵鸟 D.水稻和稗草6.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2)从进化角度看,鹿奔跑速度会越来越快。鹿奔跑速度的提高是通过_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鹿群个体间在奔跑速度上的_为鹿的进化提高了选择材料,而定向的_决定了鹿的进化方向。(3)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_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停止围捕几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草原生物种群间又恢复平衡。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