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7175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古典诗词鉴赏唐诗鉴赏(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 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1颔联写了什么? 2用两句话说一说颈联听写的内容。 3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与你初中学过的用了同一种手法的一首唐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什么? 唐诗鉴赏(二)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注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正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1向来诗家最忌重复,小诗尤其如此。可这首绝句一反故常,四句三用

2、“灯”字,以“灯 前”、“灯残”、“灭灯”三个意象,前后映照,突出 2全诗最后以景结情。其中的“风浪”既实指 , 也喻指 。3这首绝句,字面上“读君诗”,主题则应是“忆斯人”,表达诗人在琵琶行中所说的 “ ”的感慨。唐诗鉴赏(三)戏为六绝句(其二)杜 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1“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个诗人 。这四人合称为“ ”。2“轻薄为文”是什么意思? 3“尔曹”是指那些对“四杰” 的人,“不废江河万古流” 来比喻 唐诗鉴赏(四)咸阳城西楼晚眺许 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

3、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谓水流。1首联用一“ ”字,奠定全诗的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 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2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 比喻什么? 3颈联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4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唐诗鉴赏(五)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十五夜望月”中“望月”的时间是初秋、中秋,还是深秋?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写的都是远客思乡之情,它们写景抒情的方法一样吗?请作 具体分析。 唐诗

4、鉴赏(六)从 军 行杨 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西京:长安。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龙城:匈奴名城 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1这首短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介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诗中既 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请从诗中一一找出。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有: 渲染环境气氛的句子是 2细读尾联,体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这首诗的内容与形式都堪称完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秦和气势,诗中哪几联属对 仗(对偶)? 宋诗鉴赏(一)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

5、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1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夷陵县令时所作。诗的前两联主要是写景,写出了 的意境;诗的后两联主要是抒情,写出了 的性格。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宋诗鉴赏(二)乡 思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1诗人在 之时,极目天涯时见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诗人见到了 诗人的感受 2诗人的视野是由 而 ,诗的意境则是由 而 。3诗在时间、空间、光色及结构上组成了一个浑成统一的艺术境界,给人 的感觉,从而表现了游子浓郁的乡思。宋诗鉴赏(三)夏日三首

6、(其一)张 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注此诗是张耒罢官闲居乡里之作。1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夏日村居之景,请细细诵读,从三个角度理出诗人写景的顺序。 2诗的后两句抒写了诗人夏日村居之情,请作具体解说。 3诗中写景写情、情景交融,这都是因为抓住了一个“ ”字,使诗的意境蕴藉闲远, 别有神韵。4诗人在写景时,运用了一种什么手法? 宋诗鉴赏(四)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1诗中“ ”描绘国土沦陷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 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 ”的感慨。2诗中的二个问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3这首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这首诗的尾联 过零丁洋的尾联 宋诗鉴赏(五)病 牛李 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注李纲官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