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621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化学电池是一种将_直接转化为_的装置。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 m2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能使600 t水受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水饮用量。废旧电池的乱扔乱放,会导致_。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解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通过原电池实现的。化学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破坏很严重。根据教材和本题信息,体会化学电池污染的严重性。答案:化学能 电能 水源、土壤等严重污染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集中处理废旧电池2.氢能源的优点:_、_、_。解答:作为“绿色能源”的氢能源,其主要优点在于:燃值高;燃烧生成

2、水,无污染;储量丰富。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1)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等都是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2)化石燃料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再生能源( )(3)化学电源(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 )(5)氢能是一种热值高、不会污染环境的理想“绿色能源”( )解析:化石燃料燃烧不足可使产物污染环境,而且不可再生;发现和开发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电池由于含有镉、汞等金属离子,因而不能随意丢弃。答案:(1) (2) (3) (4) (5)4

3、.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在预习氢气实验室制法基础上完成下表: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反应物的状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B(或C)实验室制取的收集装置F(或D)解析:从O2、CO2、H2的实验室制取的对比中,找出收集方法与气体水溶性、密度的关系,体会反应装置与反应状态、反应条件的联系,从中得出正确答案。答案:(1)氧气: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都是固体 需要加热 AF(或E)(2)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 能溶于水 一种是固体,另一种是液体 不需要加

4、热 C F(3)氢气:比空气的密度小(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 一种是固体,另一种是液体 不需要加热 B(或C) F(或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该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能源:太阳能 风能 石油 煤 潮汐能 木材中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B. C. D.解析:“绿色能源”是指使用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的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潮汐能 太阳能 风能等。答案:D2.下列属于可逆电池的是( )A.原电池 B.蓄电池 C.燃料电池 D.锌锰干电池解析:可逆电池即可充电电池,属于可充电电池的是蓄电池。答案:B3.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

5、要能源,但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源消耗问题之外,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原料受到限制 B.造成环境污染C.储存和运输不便 D.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少解析:氢能是较理想的能源的三大原因是:原料丰富,燃烧产生的热量大,产物不污染环境。不足是生产成本高,储存、运输较困难。答案:C4.铅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正负极是分别浸在稀硫酸中的铜和二氧化铜,充电和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Pb+PbO2+2H2SO4 2PbSO4+2H2O。放电过程中将_能转变成_能;充电过程则是将_能转变成_能。解析:关键在于理解放电过程即为产生电的过程,因此,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充电过程即为“贮存”电的过程,因此是电能“

6、贮存”于化学能的过程。答案:化学 电 电 化学5.仔细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电流计偏转的原因能量转化的形式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解析:本题是关于整个化学电源反应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等基本知识的考查。答案:仔细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实验现象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红色固体析出,电流表指针偏转化学方程式CuSO4+Zn=Cu+ZnSO4电流计偏转的原因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能量转化的形式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6.按照“西气东输”计划,2003年底天然气进入南京。南京35万户管道煤气用户3年内全部用上天然气。(1)

7、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3)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填“增大”或“减小”)。解析:“西气东输”是把新疆地区富含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沿海能源较为发达的城市。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燃烧污染小,燃值高,是理想能源。答案:(1)2CO+O2 2CO2

8、 CH4+2O2CO2+2H2O (2)CH4 (3)增大7.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右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正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积极努力地探索着。请你完成下列各题:(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_;_。(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分别各举一例。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_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9、。解析:要了解新型能源的种类,以及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答案:(1)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电能、生物能、波浪能等(2)C+O2CO2 CaO+H2O=Ca(OH)2(3)干电池、蓄电池的使用等 给电池充电、电解水等(4)燃烧后生成水,无污染8.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个学生找来铝制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右图所示),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1)哪个学生设计的装置较合适?_,另一个学生装置设计的不合理原因是_。(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牙膏皮和稀硫酸完成实验

10、?_。解析: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进入试管后,从上部开始充满。氢气制取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故可以选用锌质电池皮和白醋反应而制取。答案:(1)乙学生 由于小试管套在大试管中,小试管中的空气不易排出,且氢气会从两试管空隙中跑掉(2)将大试管慢慢往上提,并及时用大拇指按住管口(3)废旧电池的锌皮,白醋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前必须检查其纯度的是( )A.H2 B.COC.沼气 D.都必须要解析:只要是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或氧气),达到爆炸极限,都会发生爆炸,都需验纯。答案:D2.煤矿井下禁止吸烟,以防点燃坑道内的可燃性气体而引起爆炸,这种可燃性的气体主要是( )A

11、.氨气 B.甲烷C.氢气 D.液化石油气解析:坑道气、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答案:B3.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4+3 B.+2+3C.0+2 C.42解析:本题可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对MnO2、LiMnO2两种物质中Mn的化合价分别计算得出。(也可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化合价升高1价,必定也会降低1价判断)答案:A4.2010黑龙江中考,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环保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有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具有资源丰富、燃烧放热多、产物不污染环境等优点B.为减少空气污染,应提倡使用乙醇汽油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应禁止使用解析:化石燃料依然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物质,只能改造、限制利用传统燃料,同时,去开发并使用新型能源物质。答案:D5.2003年4月,我国登山运动员再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登山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