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555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堂自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自主广场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思路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而非“质量”的变化量。“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无方向性,无正负之分。答案:BC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 molL-1,经过

2、4 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68 molL-1,则在这4 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2 molL-1min-1 B.0.1 molL-1min-1C.0.04 molL-1min-1 D.0.08 molL-1min-1思路解析: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0.08 molL-1min-1。答案:D3.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02 mol(Ls)-1 B.1.8 mol(Ls)-1C.1.2 mol(Lmin)-1 D.0.18 mol(Ls)

3、-1思路解析: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2Al+3H2SO4=Al2(SO4)3+3H2 3 1 0.6 molL-1 0.2 molL-1v=0.02 mol(Ls)-10.02 mol(Ls)-160 smin-1=1.2 mol(Lmin)-1答案:AC4.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加大盐酸用量 B.增大盐酸浓度C.粉碎石灰石 D.增大体系压强思路解析:对固体和液体来讲,增大压强对其体积、浓度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也不会影响反应速率。加大盐酸的“用量”,对H+的浓度也没影响。答案:BC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

4、N2和CO2,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思路解析: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压、升温或加正催化剂均能增大反应速率,减压将会减小反应速率。答案:BC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2 molL-1,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A.X为0.2 molL-1 B.Y为0.1 molL-1C.Z为0.3 molL-1 D.Z为0.1 molL-1时,Y为0.4 molL-1思路

5、解析: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可逆反应中的各种成分是不能完全转化的。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 molL-1c(X)0.2 molL-1,0 molL-1c(Y)0.6 molL-1,0 molL-1c(Z)0.4 molL-1。而当c(Z)=0.1 molL-1时,c(Y)=0.45 molL-1。答案:BC7.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Z的生成速率和Z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同时生成3n mol Y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D.X、Y、Z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2思路解析:B项不能说明正向速率与逆向速率相等,D项也不

6、明确是瞬间的132,还是保持132不变,故两项均不能标志反应已达限度。答案:AC8.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 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 D.增大反应物浓度思路解析:高压、高温和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分别从设备、能源、原料各方面较多地增加生产成本。而催化剂在使用中没消耗,成本投入较少。答案:A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便停止不再进行思路解析: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会有所不

7、同。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来改变,但时间对化学反应的限度没有影响,因为反应达到限度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已相等(但不为零),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答案:CD10.如下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2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而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思路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降温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减慢H2O2的分解速率。答案:D我综合 我发展11.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

8、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思路解析:加入较浓的盐酸,会使过量的锌反应,既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又增加了氢气的生成量。加水或加NaCl溶液会使H+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加少量CuCl2溶液,Cu2+与Zn反应生成的Cu附着在锌片上,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又因H+总量未变,锌过量,所以产生H2的总量也不变。答案:B1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

9、L-1min-1 B.1 molL-1min-1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思路解析:根据化学反应中的速率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很容易得出答案,即v(A)v(C)=12,而v(A)=1 molL-1min-1,则v(C)=2 molL-1min-1。答案:C13.(2010四川理综,1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1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

10、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思路解析: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58 mol2 L10 s=0.079 mol(Ls)-1;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1.20-0.41)mol2 L=0.395 molL-1;设反应为aX(g)+bY(g)=cZ(g),则abc(化学计量数之比)=n(X)n(Y)n(Z)(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0.790.791.58=112,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答案:C14.用纯净的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过程如图所

11、示,分析判断: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蒸馏水 B.NaCl固体 C.NaCl溶液 D.浓盐酸(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思路解析:产生CO2的快慢可以从曲线的“陡坡程度”读出:越陡越快。产生CO2的量可以从纵坐标的变化差值读出。 减缓此反应的速率的方法可以有: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减小H+的浓度、减小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等。答案:(1)EF EF (2)AC (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把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晶体或醋酸钠溶液等。15.消防队员救火时,开门都很小心,因为有时门一打开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请解释其中的原因。思路解析:主要从爆炸发生的条件,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失火的密闭房间里由于缺氧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CO)和大量可燃性粉尘(如炭粉),若把门迅速打开,外界的富含氧气的空气迅速进入,浓度增大,与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充分接触,急速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