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3227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榜高考】高考历史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4 选修1一、选择题1.(2011济南模拟)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2.(2011潍坊模拟)(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2、 )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3.(2012北京模拟)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B.三长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4.(2012大连模拟)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更戍法5.(2

3、012合肥模拟)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下面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的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6.(2011武汉模拟)近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这里的“灭弄权之骁骑”是指( )A.消灭了马木路克集团 B.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击退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D.镇压了开罗人民的三次起义7.(2012北京模拟)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

4、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克里米亚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8.(2011肇庆模拟)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9.(2012鹰潭模拟)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

5、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10.(2012北京模拟)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

6、进步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二、非选择题11.(2012银川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后的雅典政治史,直到梭伦时代,知道得很不完全。巴赛勒斯一职已经废除;国家首脑人物已由贵族中所选出的执政官来充任。贵族的统治日益加强,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变得令人不能忍受了。这时,货币和高利贷已成为压制人民自由的主要手段。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据材料一分析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使命。(2)梭伦改

7、革是如何“侵犯所有制”的,结合材料分析其阶级实质。12.(2011石家庄模拟)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魏书高祖纪材料二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

8、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押民豪夺之意也。宋会要辑稿食货材料三 沙皇政府的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惊恐地说:“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人民网(1)材料一反映出北魏什么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北魏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3)针对材料三中“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沙皇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如何认识改革的社会功效?13.(2012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光说:“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

9、,抑其豪夺,官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升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向去物价转贵,则取利转多,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材料二 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光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4.(2011深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情况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

10、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四 加尔文(卡尔文)教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卡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

11、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2)材料三的论述是针对材料一中哪幅图反映的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怎样的宗教原则?(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卡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从材料四看,加尔文(卡尔文)教对于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15.(2011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

12、要富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1873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里改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16.(2012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

13、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2)材料二中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17.(2011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

14、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二 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15、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1)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影响。分析材料中“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等信息,梭伦改革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本题选C项。2.【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