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6047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电梯检验员参考答案2016年二、问答题(共3题,共40分)1.(15分)某检验人员对一台额定速度为1.0m/s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有关情况如下:(1)轿厢缓冲器如图1所示,对重缓冲器如图2所示:当轿厢位于顶层端平层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250mm;(2)电梯空载,短接上限位开关,检修点动上行,当上极限开关动作时,轿厢地坎与顶层端站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0mm;(3)该电梯的电器安全回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依据GB7588-2003和TSGT7001-2009,回答下列问题。(1) 图1、图2所示的缓冲器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缓冲器?该电梯所选用的

2、缓冲器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2) 上极限开关动作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3) 假如检验时发现,对重缓冲器状态如图4所示,请问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4) 陈述该电梯的空载曳引力试验方法。(5) 对该电梯进行空载曳引力实验时,需要短接图3中的哪些开关(不允许短接整个安全回路)?答;(1) 图1为耗能型缓冲器,图2为蓄能型缓冲器。选型符合要求,因为蓄能型缓冲器适用于额定速度不超过1.0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适用于何梯速的电梯。 (2) 上极限开关不符合要求,根据TSG_T7001规定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由本题题目描素可知,轿厢接触对重缓冲器的同时极限开关动作。所以

3、不符合要求。 (3) 不符合,不符合TSG_T7001关于缓冲器的要求: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且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现象。图中缓冲器有明显的断裂、破损现象、并且没有固定,所以不符合要求。 (4) 短接上限位、上极限开关。打检修提升空载轿厢,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后。继续检修上行。观察是否出现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现象或者曳引机停止转动。 (5) 短接上极限开关。2.(15分)某电梯制动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制动器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6所示,电气安全回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1) 请说出图5中标号分别为1、2、5、6、7的零部件名称。(2) GB75882003对参与向制动

4、轮(盘)施加制动力的机械部件的装设提出了什么?图3中的1、2、3、4、7的零部件中哪些不属于该要求所述的机械部件?(3) 检验人员在检验时发现制动器的制动力 原因(请至少说出3种原因)(4) GB75882003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分析图6是否符合这一要求。答:(1) 1制动弹簧 2制动臂 5制动螺母 6制动轮 7制动闸瓦 (2) GB75882003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图中3是线圈,不属于机械部件。 (3) 1制动轮表面有油污 2制动弹簧调节不当导致制动力不足 3制动闸瓦磨损严重。 (4) 不符合,该电路中只有一个

5、接触器接入电路,国标规定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接触器。 3.(10分)某甲、某乙对一台曳引驱动载货电梯 的旁开式3折门,层门门锁装设在最左边的门扇上(即图8中第1门扇),并只有在该门扇上设有验证其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各层门门扇之间除了通过钢丝绳连接外,没有其他的机械连接。检验层门相关的项目时,两检验员有如下对话: 某甲:请检查下层门门锁锁紧元件啮合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某乙:好的,测得啮合长度为7mm。 (某乙测量层门门锁锁紧元件啮合长度室的情景如图7所示) 图7 测量层门门锁锁紧元件啮合长度时的场景示意图 (测量位置为a,测量值为7mm) 甲:请再检查层门的闭合。 乙:好的,将层门打开后,电梯不能运

6、行。 甲:请查看是否有验证层门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 乙:左边第1个门扇上设有验证其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他层门门扇没有电气安全装置。甲:电梯层门闭合项目符合要求吗? 乙:符合。 甲:你接下来检查门扇与立柱之间的间隙,我记录数据。 乙:在左侧第1扇门最下端施加150N的水平力,测量状况如图8所示,测得间隙为 甲: 的。门扇与立柱间隙为35mm,小于45mm,符合要求。(1) 某乙测量锁紧元件啮合长度的方法正确吗?为什么?(2) 对于层门的闭合这一检验项目,某乙对检验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吗?请阐述原因。(3) 某乙对门扇与立柱间隙的检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答:(1) 不正确,应该测量动触点与静

7、触点接触时两锁钩重合的深度是否达到至少7mm。 (2) 不正确,不符合TSG_T7001 要求:对于折叠门层门门扇不是机械方式直接连接,未被锁住的的门扇上也应设置验证门闭合的电气装置。 (3) 不正确,不符合TSG_T7001 的要求:在门扇最不利点施加150N的力旁开门不大于30mm.三、计算题(10分)检验人员按照TSG T7005对一台名义速度为0.50m/s的自动扶梯进行检验。测得空载时运行方向的速度和扶手带速度如表1所示,请计算并判断梯级的速度偏差和扶手带的 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运行方向梯级扶手带运行速度(m/min)位置运行速度(m/min) 上行 31.20左31.51右30.8

8、9 下行30.60左30.91右30.61 该自动扶梯是否应设置附加制动器?为什么?梯级上行速度=31.20/60=0.52m/s梯级上行速度偏差=(0.52-0.5)/0.5=4%梯级下行速度=30.60/60=0.51m/s梯级下行速度偏差=(0.51-0.5)/0.5=2%梯级速度偏差分别为4%、2%小于最大允许偏差正负5%,符合要求。上行左侧扶手带速度=31.51/60=0.525m/s上行左侧扶手带速度偏差(0.525-0.52)/0.52=0.96%下行左侧扶手带速度=30.91/60=0.515m/s下行左侧扶手带速度偏差(0.515-0.51)/0.51=0.98%下行右侧侧扶

9、手带速度=30.61/60=0.51m/s下行右侧扶手带速度偏差(0.51-0.51)/0.51=0%上行右侧扶手带速度=30.89/60=0.515m/s上行右侧扶手带速度偏差(0.515-0.52)/0.52=0.96%上行右侧扶手带速度偏差为0.96% 不符合要求。附加制动器设置要求:1 当工作制动器和梯级、踏板之间采用链,轴,齿轮等非摩擦元件传动时;2 工作制动器不是标准规定的 机电制动器;3 提升高度超过6m及公共交通型:无法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附加制动器。四.场景题20分1.2016年9月15日,两名电梯检验人员对安装在现场的自动扶梯进行检验,将该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为4.6m。 【场景

10、一】 该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上设有机一电式制动器,驱动主机与梯级驱动轮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9所示。 (1) 根据TSG T7005的规定,哪几种情况需设置附加制动器?答:1 当工作制动器和梯级、踏板之间采用链、轴、齿轮等非摩擦元件传动时; 2 工作制动器不是标准规定的机电制动器; 3 提升高度超过6m及公共交通型.【场景二】梳齿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以及踏面与梳齿齿根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图10所标注的相关尺寸进行测量,其中,h6=3mm,h7=10mm,h9=4mm。 (2) 标注尺寸(h6、h7、h8、h9)哪个是梳齿板梳与踏板面齿槽的镍和深度?哪个 的间隙?(3)该自动扶梯梳齿板与踏板的齿

11、槽的啮合深度 多少?是否符合要求?答:(2) 图中H8是啮合深度,H9是啮合间隙。 (3) 若H7为梯级的槽深,则H8=H7-H9=10-4=6mm 符合要求。 【场景三】在对梯级下陷保护装置进行检验时,测得检测杆上端部与梯级之间的间隙(如图11中红圈所示)分别为8mm、9mm和8mm(即梯级至少下陷8mm才能接触检验杆),用手拨动检验杆使横轴转动时,设置于该轴右侧端部的电气安全装置能动作,请问梯级下降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答:(1) 不符合要求,检规要求:左右两侧的电气安全装置均能动作才符合。 (2) 根据梳齿与梳齿板的啮合深度要求至少4mm,另外啮合间隙不超过4mm,此处梯级最多下陷8mm才能符合要求。题中测得数值9mm所以不符合要求。【场景四】该自动扶梯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的两侧,检测人员测得某个梯级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各为4mm。请问梯级与围裙板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不符合要求,根据TSG T7005 规定:梯级一侧水平间隙不大于4mm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不应大于7mm.题中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为8mm,所以不符合。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