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396000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公开DOC·毕业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高等学校要实现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

2、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关系。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论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问题,学术界有较大的争论,形成了不同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2(1)相互分离说这种学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为两个轨道开展的,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进行,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互相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截然分开的。(2)取代说这种学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相互取代。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也有

3、一些工作者认为心理咨询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心理咨询应取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等等。(3)相互包容说这种学说认为,两者可以在实践中相互包容,或是心理健康教育包容思想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包容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后者,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对于以上三种学说,笔者并不赞同。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两者既不能等同,也不是相互分离的关系,不能互相取代,自然也不是互相包容的关系。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

4、内在联系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同一性首先,两者的教育对象具有同一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人为研究对象,都是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总体上、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研究人、了解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人、解剖人。其次,两者教育途径具有同一性。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怡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操作途径上,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等进行实施。因此,虽然两种教育在操作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通的运行模式。最后,二者根本任务具有同一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

5、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的活动。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补充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但对于大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如何发展自己独特的人格,如何选择与个体相适应的专业与职业等方面的关注不够。而这正是大学生心理

6、健康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所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引和参与。个体健康心理的发展与心理机能的发挥受主体的思想意识所制约,而这些意识又受制于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观念明确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价值观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3.1理论基础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7、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活动。它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主要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大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出发点是人本需要,侧重于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般保持价值中立。3.2目标定位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主要是按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倾向问题,培养大学生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

8、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为目的。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属于基础层次的目标,它要求大学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即不焦虑、不紧张,内心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等。3.3教育内容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不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力图使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追求高尚的思想与品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主要偏重于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其良好的自我意识,强化其自知、自尊、自信、自助及自控能力。3.4教育方

9、法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以理论教育和宣传为主,其目标主要通过外界力量的引导来实现,主要采取正面教育、榜样示范、批评表扬、实际锻炼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平等的讨论问题的过程,教师主要以辅导者的身份,非指导性的态度去面对大学生,主要采用心理训练、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方法,而反对强制和灌输。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建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二者各成体系,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建康教育工作上,必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索二者的结合机制,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2旗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经济师,2005,(9):111-112.3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274展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1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