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5350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案2华东师大版第9课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一、课标内容 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方面的主要成就。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都江堰和李冰 屈原和离骚韶乐和全套编钟 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依据都江堰示意图和课文有关内容,说明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增强阅读能力,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先秦时期突出的科技文艺成就,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纳,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战国科技和文

2、艺成果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历史知识,并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交流心得,学会互助合作。通过对都江堰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认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对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春秋战国科技和文艺成果无不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以

3、及对美的追求,通过学习,加深对祖国文明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三、教学纲要(一)科学技术 1、都江堰 2、杰出的工匠鲁班 3、神医扁鹊(二)文学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伟大的诗人屈原(三)艺术音乐绘画四、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以都江堰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放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内容当中。这是本课的重点2、难点阐释课文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素材。这些成就年代久远,学生对此很陌生, 而且与我们今天的艺术成就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很难对此产生美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 五、教法学法 教师讲述

4、为主,整理线索,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课前引导回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指出正是这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并带来了科技文化领域的进步。指出各历史时期的文化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思想、体育等内容。本课和下一课将讲授先秦时期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成就。2、新课教学(一)科学技术 首先指导学生看二王庙图,朗读二王庙大殿联,并提出问题:二王庙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学生很快就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他们探究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到答案: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因为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由此导入第

5、一个内容: 1、都江堰 按重点难点分析讲解都江堰的修建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以及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第一层次培养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都江堰的概况;第二层次通过对教材中都江堰示意图及辅助材料的学习,了解都江堰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三层次通过分析都江堰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现今的价值,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特别指出这一工程的修建没有破坏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杰出的工匠鲁班这一内容教师只

6、要作简单地介绍,或者提问:我国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爷是谁?他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 3、神医扁鹊 关于神医扁鹊的故事,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可以鼓励学生讲讲扁鹊的故事。教师指出扁鹊在医学上的重大贡献:采用“四诊法”诊断病情,成为中医传统诊断法的奠基人。并且指出扁鹊除了高明的医术之外,更有高尚的医德,因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二)文学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简单地介绍诗经,包括诗经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基本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诗经中的一些作品,如伐檀、硕鼠,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使他们认识到学

7、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课文介绍了屈原在文学上的贡献:采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屈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事例,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屈原的生平事迹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屈原的身份、才识,受谗被疏以及“怀恶幽思”而作离骚的情况。屈原的政治经历和他的政治主张,投江而死的壮举,赞扬他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至死不屈的高尚品德。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屈原的世界地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等许多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赢得巨大的国际声誉。1953年诗人逝世2230周年之时,全世界进步人士曾将他列

8、为世界文化名人隆重纪念。 (三)艺术 课文这部分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归纳,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和归纳能力。根据课本内容,可归纳如下: 1、音乐 舜时的韶乐;西周时形成了音乐教育制度;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其中以湖北随县(现随州市)出土的全套编钟最珍贵。 2、绘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代表作品有妇女风鸟图和御龙图。青铜器和漆器的花纹,由简单的图案发展到复杂的图画。对韶乐、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湖北随县(现随州市)出土的编钟、妇女风鸟图、御龙图依照重点难点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绘画成就,培养审美能力。小结 本课我们着重学习了都江堰的修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及春秋战

9、国时期音乐绘画方面的成就。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至今仍使我们为之自豪、骄傲,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八、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一)课中题 1、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示:李冰父子的贡献在于主持修建都江堰,所以后人纪念李冰父子的原因就可以从都江堰在历史上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来分析。 2、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和精神,所以应

10、从两方面思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表现了诗人追求崇高理想、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课后题 1、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它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 提示:李冰。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运输的作用。它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此外,在水利建设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流传久远的民间歌谣。你知道本地的一些民间歌谣吗?请你搜集一首。 提示:可以从家里的老人或者相关书籍中获得。(三)活动提示1、绘制都江堰示意图或者制作都江堰模型。活动目标: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动手的好习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活动准备:图纸、尺、颜料、笔等。活动过程:详尽了解都江堰的结构。举办历史故事讲演会或诗歌朗诵会。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活动准备:收集李冰、鲁班、扁鹊、屈原的故事和诗经作品、屈原的作品。活动过程:进一步增强对这些历史人物和文化成就的认识。九、教学后记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