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4464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氨气做制冷剂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C用糯米酿制甜酒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2(2分)2017年9月美俄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出密度比水还小的超轻晶体铝,这种晶体铝属于()A电解质B有机物C单质D化合物3(2分)属于同位素的两种微粒是()AH2和D2B2He和3HeCCH4和C2H6DO2和O34(2分)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羟基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

2、氯原子 Cl5(2分)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CO2BH2OCCCl4DN26(2分)下列过程的热效应属于吸热的是()A碘蒸气的凝华B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C铝热反应D氯化铵的水解7(2分)有关性质的比较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定性:HC1HBrB金属性:MgBeC碱性:KOHCa(OH)2D酸性:H2SO4HClO8(2分)两种物质所含化学键种类完全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NaC1和HC1BNaOH和Na2OCC3H8和H2O2DSO2和SiO29(2分)将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影响AB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3、()AH+的浓度BCl的浓度C溶液的温度D体系的压强10(2分)某有机物加氢反应后生成,该有机物可能是()A乙醛的同系物B戊醛的同分异构体C丙醇的同系物D丁醇的同分异构体11(2分)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发生化合价降低,失电子B反应中H2SO4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C反应中H2C2O4被氧化D产物中Cl与C化合价相同,因而氧化性一样强12(2分)在pH=13的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ClO、NO3,该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H

4、4+BCO32CHCO3DAl3+13(2分)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ANaHSO4BNa2CO3CSO2DNaOH14(2分)实验室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B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B电极上有C12产生D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上升15(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检验溴乙烷消去的产物B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混有Fe2+C检验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D验证钢铁的析氢腐蚀16(2分)关于C、N、S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

5、形成酸雨C浓硫酸可干燥CO2、SO2、H2S 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D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17(2分)已知C2H2(g)+O2(g)2CO2(g)+H2O (g)+125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份乙炔完全燃烧可放热1256 kJB反应中乙炔做还原剂、被还原C乙炔完全燃烧时,生成2 mol液态水,所放热量小于2512 kJD若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需消耗2.5 mol O218(2分)小苏打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CO3+H+H2CO3BHCO3+H2OH2CO3+OHCCO32+H2OHCO3+OHDHCO3+H2OCO32+H

6、3O+19(2分)实验室用海带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所选仪器错误的是()选项操作所选仪器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烧杯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与水的混合液漏斗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AABBCCDD20(2分)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B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C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二、综合题(共60分)21(15分)人类能够有效利用氮气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等。完成下列填空:(1)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最外层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7、;氮气的电子式为 ;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2)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的CO,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 (aq)+CO(g)CH3COOCu(NH3)2CO(aq)+Q(Q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适当处理措施有 (选填序号)。a适当升高温度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3)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这样能使NH3的脱除率增大,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8、其原因 。为实现CO2减排,合成氨工厂采用苯菲尔法脱碳。该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混合气中的CO2得到富液,再高温加热富液使之分解释放出CO2,正常情况下再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可达98.5%以上。(4)某研究小组用200mL 1.5mol/L K2CO3溶液吸收了3.36L 的CO2(标准状况)形成富液,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该富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K+)+c(H+)=2c(CO32)+c(HCO3)+c(OH)b3c(K+)=4c(CO32)+4c(HCO3)+4c(H2CO3)cc(K+)c(OH)c(HCO3)c(C

9、O32)c(H+)22(15分)X、Y、Z、M、W、Q、R是7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元素代号XYZMWQR原子半径/nm0.1860.1430.1040.0990.0700.0660.032主要化合价+1+3+6,2+7,1+5,32+1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X、Y、Q各自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离子符号)。W和R按原子个数比14构成的阳离子所含的化学键是 。(2)表中所列4种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其电离方程式为 。(3)M与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名称),

10、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 。(4)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KMnO4+ H2O2+ H2SO4 K2SO4+ MnSO4+ O2+ H2O,请配平,当有0.5mol H2O2参加此反应,电子转移的个数为 。23(15分)晶须是由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微 纳米级的短纤维,工业应用的晶须主要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合成。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制取碳酸镁晶须的步骤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步骤1必须将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3nH

11、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 。(2)步骤2是 、洗涤,检验沉淀A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产品中n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三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3)装置A中盛放的溶液是 。装置D中盛放的固体是 ,其作用是 。(4)若三次实验测得每1.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5)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 (选填序号)实验开始,未先通空气,即称量装置C; B中反应结束后,没有继续通空气;缺少装置A; 缺少装置D;装置B中稀盐酸的滴加速率过快; 装置C中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24(15分)有

12、机物D的结构简式:,学名肉桂酸,又名苯丙烯酸,主要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美容、农药、有机合成等方面,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已知:CH3CH=CH2CH3CHO+HCHO;RCHO完成下列填空:(1)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E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的名称是 。(3)反应发生所需的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的分子式是 ,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为 。(5)设计一条以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乳酸( )的路线(其它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

13、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氨气做制冷剂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C用糯米酿制甜酒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液氨制冷是利用氨气液化后洗手能量变化为气体过程中吸收能量,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用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用糯米酿甜酒过程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7年9月美俄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出密度比水还小的超轻晶体铝,这种晶体铝属于()A电解质B有机物C单质D化合物【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