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943680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竞争战略和策略“沸点”八人组成员:蒋健、 杨涛、 彭杨、 曹松、吴根新、魏旭丹、陈展、夏雪玲特约成员:韦 影 目 录1、发展历程.2、愿景和目标. 3、社会环境分析.4、产业分析与产业吸引力 .4.1、产业划分 低端与高端之争. 4.2、产业分析及产业吸引力、产品比较. 4.3、市场容量分析. 4.4、高端趋势 . 4.5、三类企业将生存 .5、竞争对手分析 . 5.1、国外彩电产商在中国的竞争 .5.2、国内彩电巨头逐鹿高端市场 .5.3、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5.4、核心技术上竞争力 .6、内部职能及财务比率分析.6.1、内部职能分析 . 6.1.1、销售职能要素. 6

2、.1.2、财务会计职能要素. 6.1.3、生产经营及技术职能要素. 6.1.4、人员职能要素. 6.1.5、管理组织职能要素.6.2、财务比率分析.7、SWOT分析.7.1、优势.7.2、劣势.7.3、威胁.7.4、机会.8、基于SWOT分析的竞争战略和策略.8.1、总成本领先战略.8.2、目标集聚战略.8.3、进入新的业务领域.1发展历程1998年7月20日,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将其所拥有的杭州西湖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杭州西沙电器总公司、西湖电子集团塑模具有限公司等三家全资子公司,以募集方式设立而成。1999年5月,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

3、所发行上市 经营范围: 数字(模拟)彩色电视机,数字视音频产品,数字电子计算机等。2000年度,彩电市场不景气,价格战连续不断公司正在加大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是因投入与产出有一定的周期,短期内还未 产生效益。 2001年度,期末总资产比期初减少, 主要系出售塑模具分公司资产所致;公司彩电销售 的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但是净利润略有增长对公司的生产基地进行了战略调整,将部分生产基地迁移至杭州市新兴的工业生产基下沙经济开发区西湖电子城内,调整后,年生产彩电能力将达到百万台以上。下图是数源各年发展概况简图。超越顾客期望的同时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争取成为数码显示与多媒体终端的一流企业。

4、超越顾客期望的同时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争取成为数2愿景和目标: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的同时争取成为数码显示和多媒体终端的一流高科技公司。3社会环境分析31国家的产业政策。311结构调整是首要任务。我国彩电业主要矛盾表现在新技术开发跟不上需求变化,供求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政府要控制模拟电视规模,淘汰压缩落后生产能力,对生产能力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彩电生产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 政府部门要严格控制,不再新上模拟彩电项目,定期颁布技术和产品信息,纠正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分散、科研成果市场化率低的行为,并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引导企业处理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增强我国

5、彩电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应加快彩电企业的联合,以实现资源最优化。为此首先要促进彩电及其配套企业横向合作与联合,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其次要鼓励和推动资产经营和重组,以彩电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收购、联合兼并和股份制的形式促使彩电的生产销售进一步向骨干企业集中。 312联合发展是必然选择。主要彩电生产企业的有关研究机构要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合理制定开发成果的分配和共享机制,对联合开发项目及主要发展的名牌产品采取增加流动资金,保证在技术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当前要成立我国产、学、研为一体的数字电视研究与技术开发联盟,联合制定中国数字电视、壁挂电视和投影电视体制标准,联合开发设计

6、数字产品的芯片和软件,联合对DTV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加速从模拟技术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的过渡。创建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济效益的关系。313产业规划:数字化、国际化。1)实施国际化战略,扩大彩电出口是必由之路。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与引导,熟悉国际惯例和习惯,适应国际市场的经营方式,推动彩电生产企业“走出去”。 2)加快实施数字电视工程,制定标准是发展的关键。国家计委牵头成立DTV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发展我国DTV的总体思路:从国家整体利益和产业发展出发,科研、生产和使用部门要紧密结合,打破部门界限,把制定数字

7、电视国家体制标准作为专攻的核心,走联合集中的道路,坚持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使数字电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确定把数字电视专项工程列入“十五”高新技术专项工程计划。 32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使彩电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政府将坚持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居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特别是中国努力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住房改革、加强消费信贷,这些措施的执行,解决了使用家用电器的瓶颈问题,刺激了家用电器的需求。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将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稳定发展,宏观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调控手段得到

8、加强,保障体系也更为健全。可以认为未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积极的经济政策将为家电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31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国际市场上阻碍我国彩电出口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消除,这为中国彩电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出口的彩电当中高端彩电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包括投影电视、液晶电视等高端彩电在内的其它种类彩电合计出口45.1万台,增长了1.7倍。其中投影电视出口1.3万台,增长1.4倍;液晶电视出口更是达到6.9万台。 332挑战。1) 跨国经营企业用汇困难,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度资金。由于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企业在境外投

9、资、用汇的审批程序繁琐,受到很多限制。项目审批手续繁杂,审批时间过长。通常一个项目审批需要46个月时间。而人员出境不方便,往往贻误商机。2)跨国经营企业对海外投资环境不够熟悉,信息有限,蕴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大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这些国家在政治、安全、法律、市场、信誉等方面又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很大;而我国目前境外投资风险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 )国家对跨国经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尚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指导。1999年3月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相继出台了10个政策性的文件,但原则性的意见多,可操作性不强,特

10、别是企业最关心的资金、出口退税、外汇管理等方面,真正的优惠作用并不大。4产业分析和产业吸引力4.1彩色电视机市场概况4.1.1世界彩色电视机市场概况。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球彩电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方向:一是高清晰、二是网络信息化。目前数字电视机生产仍以欧美及韩国为主。预计2006年全球数字电视机将突破千万台。世界数字电视机生产在2002年2006年之间预计年均增长38%,2004年以后增长更快些。从世界数字电视机生产金额增长状况来看,由于产品单价不断下降,所以在同一时期内,其增长率只为23.6%,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从世界上主要厂家的数字电视机生产量来看,仍是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厂家生产量大,

11、所占市场份额高。可以预测,在几年内中国将挤入到这一行列。发达国家在高端市场展开了角逐。以日本、韩国、美国、西欧为代表在背投、等离子、液晶等方面展开的技术和市场的争夺。而中国在高端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缺乏。4.1.2中国彩色电视机市场概况。中国市场在低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中低端彩电仍占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中低端彩电市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产品同质化,故表现为价格战,从而利润微薄。而低端又主要是纯平彩电的竞争。目前竞争格局已经定型。70的纯平电视机市场份额已被国内品牌占领。TCL、长虹、康佳构成纯平彩电市场三大支柱品牌。另一方面,几大彩电厂商也加紧了在高端的争夺。长虹力推

12、背投,并且掌握了核心技术,成为国内背投市场第二大认知品牌。数源科技也掌握了在背投上的核心技术,准备在高端发力。其他,如TCL在等离子,康佳在液晶等。总的来说,在高端,国内主要是外国品牌的竞争。4.2彩色电视机市场分析4.2.1彩色电视机的需求。低端,2003年预测2700万台。2003年中低端产品仍将占据9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2年占整个销售量的89.9%。高端,2002年销售80万台。143.59万台(2003年预测),增长达101.5%2002-2005年每年平均95.6%的速度稳步递增。尤其是在2003年和2004年,受到高端电视机整体价格水平下降明显因素作用和国家数字电视试播的影响,中国高端电视机市场总量将会快速增长。预计2003年,中国高端电视市场销售量将达到143.59万台,增长率达101.5%,销售额为219.60亿元,增长率为74.6%。2003年“中国数字电视标准”的出台,将为我国数字电视行业提供4万亿元的产值空间,标准清晰度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也将逐渐进入家庭。4.2.2目前彩电市场发展状况。低端市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