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92278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青岛地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第四大组组长:刘昊田40715231 杜姝姝40715238 组员:于水40715167 王琦40715172 艾瑜40715174 杨淇皓40715208 丁浩40715212 李洪安40715214 侯晔40715140 党培茹40715153 黄瑜40715239 罗圆圆40715204 一、公司简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上

2、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市初的6.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96.23亿元,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情况下,2006年实现每股收益0.262元。同时,公司由原先只生产电冰箱这一个产品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公司挂牌证券“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公司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狠抓产品质量,继在全国家电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认证后,又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VDE和GS、欧盟CE等近20项认

3、证,这使海尔产品不出厂就可获得国际认证,是真正的世界级产品供应商。公司上市之前,生产用资金主要靠企业自身积累及银行贷款,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其所能提供的资金已不能满足公司正常发展的需要。公司抓住93年国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之机,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69亿元,分别投资于出口冰箱技术改造项目、出口冰箱配套设施改造项目、无氟冰箱技术引进项目、多规格定尺料精密冲裁中试基地项目、大型精密注塑中试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冲压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模具中试基地项目、中意合作生产洁厨具项目、风直冷蒸发器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生产能力及技术含量有了大幅提高,为以后冰箱生产上规模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改制

4、上市也使公司从根本上转变了经营机制,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更加明晰。股票上市后,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关系,并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股东、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使公司的发展目标与股东的投资回报有效的结合起来。股票上市后,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在公开发行股票后,又先后进行了四次再融资,整合了市场资源,极大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96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无氟冷柜项目的生产,该项目投产后使海尔在冷柜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为海尔在下世纪初进一步拓展世界冷柜市场奠定了基础,并为公司保持无氟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向相关领

5、域拓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1997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用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青岛海尔电冰箱(国际)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小家电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入生产,使海尔公司在稳步扩大销售额,占据冰箱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海尔的名牌效应,形成小家电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99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出口大型冰箱生产项目、出口洗碗机项目、出口燃气灶项目、建立国际物流中心、收购章丘电机厂、模糊控制电子模块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有力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2001年公司实施A股增发,利用募集资金及部分自有资金共20亿元,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74.

6、45%的股权。通过整合空调这一高盈利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公司开展规模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入世后的进一步扩张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还将完善白色家电概念,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有助于实现产品多元化战略,降低经营风险。2006年5月,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流通股派送1股股票;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海尔集团公司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流通股派送9张行权价4.39元、有效期12个月、股票结算的欧式认沽权证。同时海尔集团公司特别承诺:海尔集团公司以及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

7、青岛海尔股份,在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5年内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方式出售。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启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研究论证工作。就如何解决海尔集团公司控制的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尔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尽快与青岛海尔达成协议。就如何减少海尔集团公司控制的青岛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42家工贸公司与青岛海尔的关联交易问题,尽快提出解决方案。本次股改中的承诺,配合大比例认沽股改方案,不仅仅从多个角度给投资者保障,更折射出海尔集团公司利用股改契

8、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的决心。(一)启动定向增发项目,解决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实现集团资产的增值。为解决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与大股东海尔集团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解决青岛海尔股改承诺问题,青岛海尔拟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将海尔集团公司持有的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四个公司的股权注到上市公司。2006年10月18日,公司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一次性审议通过了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议案等议案,表决通过率达到90%。2007年4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公司字20075

9、7号文件核准公司向海尔集团公司发行142,046,347股的人民币普通股购买其相关资产。以证监公司字200758号文件核准豁免了海尔集团公司因认购本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而增持的142,046,347股,合计持有并控制本公司43.54%的股份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二)解决关联交易,由青岛海尔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平台,上市公司产品通过销售公司直接对客户进行开票结算。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独立性,使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青岛海尔持续稳定发展有了巨大的保障。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及42家分公司的议案,在重庆设

10、立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42家分公司从事本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产品销售。自2007年1月1日起,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范围内生产的相关产品在境内将通过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及42家分公司进行销售。(三)启动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方案。有效解决青岛海尔对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骨干长期激励,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动力。授予激励对象80,000,000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7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青岛海尔股票的权利。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青岛海尔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80,000,000股青岛海尔股票。上述方案获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

11、会议审议通过,已报中国证监会进行审批。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自发行股票至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表示将一如继往地以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已任,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给投资者以满意的业绩回报。2、 公司的组织结构及控股关系 (一)组织结构规划发展中心冰箱、电工本部冰箱事业部小家电事业部海外冰箱事业部餐饮事业部财务中心资产运营中心冰柜事业部电热器具事业部超市事业部冷柜、电热本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企业文化中心总裁办公室空调事业部三菱重工海尔电子事业部法律办公室总裁空调、电子本部技术中心洗衣机、住设本部营销中心洗衣机事业部海尔梅洛尼公司顺德海尔公司住宅设施事业部能源动力中心模具事业部中

12、试事业部工装事业发展部建设监理公司团委工会期货事业部投资顾问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咨询公司会计事务代理公司金融事业发展部武装部党办纪委海尔制药公司青岛海尔第三制药厂生物工程事业部组织部 宣传部 在海尔发展的23年中,为了营造使企业不断创新的机制,保持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其组织结构经过了一系列动态的调整。起初,海尔实行直线职能制。随着海尔销售额的日益扩大,这种职能型组织结构使得公司高层领导者工作繁杂,无暇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战略性问题。从1994年开始,海尔开始采用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然而,对于各个事业部来说,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仍是集权式,不利于事业部的长远发展。于是,海尔再

13、次对事业部制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事业本部制组织结构,即在事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两级利润中心,一级成本中心。集团总部下设集团本部一级利润中心,本部下设事业部二级利润中心,工厂为成本中心。在两级利润中心,集团本部是很重要的协调部门,重要的利润职能在二级利润中心。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海尔再次调整组织结构即业务流程再造,将事业部下面的职能部门合并。增设海外推进事业总部、海外销售事业总部等;由集团总部配送财务人员管理各本部财务。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后,海尔的每一个本部都是利润中心,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流程之间、上下公司之间都是市场关系,把海尔的外部市场压力转化为内部市场压力,解决了海尔集团

14、规模扩大后如何继续保持创新能力的矛盾,并为每个员工提供了个性化创新空间,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总裁张瑞敏认为:“正在到来的世界体系,将是一个由许多脑神经细胞那样互相密切联系的单位组成,相当于一个矩阵组织,谁能系统地识别相互之间动态结构的关系,谁就能左右变革的形势,获得极大的发展。”因此,海尔确立了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并首先解决了体制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问题。1991年12月20日,经青岛市政府批准,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公司是以琴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电冰箱总厂)为核心,市政府将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电冰柜总厂的资产整体划转进入集体,在三厂基础上共同组建形成集体母公司。公司成为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市直属

15、企业,股份所有制性质不变。由张瑞敏出任总裁,兼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这是海尔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体制变革。 集团在母公司内部形成适应经营特点的“联合舰队”体制框架,下属企业也按公司法进行产权规范,建立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交叉持股、参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关系。集团兼并的18个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它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都与集团公司形成了出资与被出资的明晰的产权关系,集团内部建立和完善了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完全靠集团指挥每一个企业是不现实和低效率的。海尔又一次调整组织结构,改为事业部制,这符合国际化大企业结构扁平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集团在组织结构上形成责权明确的四个层次的管理体系。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各事业本部是经营决策中心,各事业部是利润中心,生产工厂、公司为成本控制中心,员工为质量中心。各个层次各负其责。这一事业部制基础上的“联合舰队”模式,使每个加入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