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91713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20.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PPT幻灯片课件(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 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 t 计算其重量 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 钢筋设计展开长度 m 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 m 保护层厚度和锚固长度符合规范 1 2 钢筋平法配筋计算 3 4 5 6 7 8 9 谁是谁的支座 基础 或者基础梁 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特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 基础板同理 10 梁 或墙 是板的支座 与梁平行的钢筋不进入梁内 谁是谁的支座 11 平法梁配筋计算 回总目录 1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 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 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 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

2、于梁的某部位时 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 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13 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的形式 梁截面标准规则 当梁为等截面时 用b h表示 当为加腋梁时用b hYc1 c2表示 其中c1为腋长 c2为腋高 图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 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b h1 h2 14 加腋梁 悬挑梁 15 箍筋的标柱规则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 用斜线 分隔 肢数写在括号内 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 也可用斜线 将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13 8 150 200 4 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 8箍筋 间距为150 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 全部为4肢箍 又如13

3、8 150 4 150 2 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 8的4肢箍 间距150 梁跨中为 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16 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 用 号相联标柱 并将通长筋写在 号前面 架立筋写在 号后面并加括号 例如 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 22 2 12 表示 其中2 22为通长筋 2 12 为架立钢筋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 则全部写入括号内 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 且多数跨配筋相同 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 并用分号 隔开 17 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 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mm时 就需要配置构造梁

4、侧钢筋 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 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 且对称配置 例如G4 12 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 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 例如N6 18 表示梁的每侧配置3 18的纵向受扭钢筋 18 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 当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 则不标此项 若梁顶与结构层存在高差时 者将高差值标入括号内 例如 0 05 表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 05m 若为 0 05 表示梁顶高于结构层0 05m 19 KL 1 3 300 600 梁编号 跨数 截面宽 高 8 100 200 2 箍筋直径 加密区间距 非加密区间距 箍筋肢数 2 25 通长筋根数

5、 直径 G2 12 构造钢筋根数 直径 0 05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集中注写的形式 20 2 梁原位标注法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 即包括通长筋 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从上自下分开 如6 25 4 2 表示梁支座的上一排钢筋为4 25 下排钢筋为2 25 21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 将两种规格的纵筋相联表示 并将角部钢筋写在 号前面 例如2 25 2 22表示2 25放在角部 2 22放在顶梁的中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纵筋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 另一边

6、可省略标注 22 梁下部纵向钢筋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 用 号将各排纵向钢筋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 25 2 4 表示梁下部纵向钢筋为两排 上排为2 25 下排为4 25 全部钢筋伸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 252 2 4表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 其中上排2 25不伸入支座 下排4 25全部伸入支座 23 当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钢筋 而在集中标注时已经注明 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当多数附加箍筋和吊筋相同时 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 否则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 用引出线标注总配筋数

7、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见图13 2 12 24 图13 2 11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25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时 则采用原位标注的方法标注此跨内容 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采用 2 梁的截面注写方式梁的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按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 并在剖面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表示梁的施工图 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适用于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 或平面图上梁距较密的情况 26 27 梁的钢筋布置 28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29 常见的梁钢筋 30 梁 上部通筋长度 总净跨长 左支座锚固 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抗震

8、锚固长度 31 梁 上部边支座负筋 第一排 1 3净跨长 左支座锚固 32 梁 上部边支座负筋 第二排 1 4净跨长 左支座锚固 33 梁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 1 3净跨长 取大值 2 支座宽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第二排 1 4净跨长 取大值 2 支座宽 34 梁 架立筋长度 净跨 两边负筋净长 150 2 构造腰筋 净跨 15d 2 弯勾 2 35 梁 抗扭腰筋 净跨 锚固长度 2 弯勾 2 36 梁 下部通筋长度 总净跨长 左支座锚固 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37 梁 边跨下部筋长度 本身净跨 左锚固 右锚固 38 梁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 本身净跨 左锚固 右锚固 39 下部不伸

9、入支座钢筋 计算公式 不伸入支座钢筋 净跨长度 2 0 1Ln 40 梁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2 梁高 50 加密间距 1 非 净跨长 左加密区 右加密区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 加密 2 非加密 41 箍筋长度计算 42 梁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二 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1 5 梁高 50 加密间距 1 非 净跨长 左加密区 右加密区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 加密 2 非加密 43 屋面梁 边支座上部钢筋锚入梁底 44 45 吊筋 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 2 锚固 2 斜段长度 次梁宽度 2 50框梁高度 800mma 60度 800mma 45度 46 下面以一个实

10、例具体介绍梁配筋的计算规则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B 下部T 上部X 从左到右Y 从上到下 67 68 69 70 71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 净跨 伸进长度 2 弯钩 2 72 板 钢筋长度 净跨 伸进长度 2 弯钩 2 伸进长度 按上图计算 73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 净跨 伸进长度 2 弯钩 2 伸进长度 按上图计算 74 板底筋根数 底板钢筋根数 布筋范围 板筋间距 1 布筋范围 净跨 50 2 布筋范围 净跨 保护层 2 左梁角筋1 2直径 右梁角筋1 2直径 板筋间距 75 板面筋长度

11、 端支座负筋长度 锚入长度 板内净尺寸 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 弯勾 板厚 保护层 2或 板厚 保护层 按标注计算 按标注计算 76 面筋钢筋根数 布筋范围 板筋间距 1 布筋范围 净跨 50 2 布筋范围 净跨 保护层 2 左梁角筋1 2直径 右梁角筋1 2直径 板筋间距 77 板中负筋 负筋长度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 2 78 板分布筋长 1 分布筋长度 轴线 净跨 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 2 参差长度 2 弯勾 2 2 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 一般为150 79 板分布筋长 3 分布筋长度 布筋范围长度 弯勾 2 80 板分布筋根数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 分布筋间距 向上取整 负筋分布筋

12、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 分布筋间距 1 向上取整 81 板中负筋分布筋 根数 布筋范围1 间距 向上取整 布筋范围2 间距 向上取整 分布筋长度计算同前 82 温度筋长度 温度筋长度 轴线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 2 参差长度 2 弯勾 2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83 温度筋根数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1 84 双跨板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1 85 三跨板 底筋长度 总净跨 伸进长度 2 弯勾 2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86 悬挑板 87 异形板 88 条形基础 板的演变 89 独立基础 板的演变 90 91 9

13、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柱的钢筋计算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110 111 112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 1层层高 1层非连接区Hn 3 1层非连接区Hn 3 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1 3净高其余均为 1 6净高 500 柱截面长边 取大值 113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 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Hn 3 max Hn 6 hc 500 搭接长度LlE 114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 中间层层高 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 1 非连接区 搭接长度L

14、lE 非连接区 max 1 6Hn 500 Hc 115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 顶层非连接区 梁高 梁高 保护层 12d 非连接区 max 1 6Hn 500 Hc 116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 顶层非连接区 梁高 1 5锚固长度 65 2号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 顶层非连接区 梁高 锚固长度 梁高 保护层 柱宽 2 保护层 8d 117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 基础高度 基础保护层 间距 1 118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部根数 加密区长度 50 加密间距 1 按焊接计算 梁下根数 加密区长度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 梁高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 非加密区长度 非加密间距 1 125 根数计算也可以加密区 间距 非加密 间距逢小数进一 126 127 128 129 130 变截面 c hb 1 6情况 主筋计算同前 131 变截面 c hb 1 6情况 上筋下插1 5LaE 下筋上弯折如图 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