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91274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专题片托起明天的辉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拓创新谱新篇 科技发展铸辉煌驶出长治市沿227省道向南30公里处,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矿区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之下,万吨储煤仓昂然耸立,纵横交错的栈桥筒仓勾勒出矿区的雄伟骨架,九层办公楼挺拔伟岸,群山环绕、绿树掩映、车流川息这就是潞安集团慈林山煤业公司。慈林山煤业公司因山而名,坐落在柏树苍翠的慈林山麓,与闻名遐迩的千年法兴寺就建在与慈林山遥相呼应的翠云山上,在这里,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矿井新形象,而且更会被那种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奋进气息所感染折服。听听职工的激情介绍,无不为慈林山矿巨大的变化而赞叹不已,的确,2009年以来集团对慈林山煤业公司进行了两次班子调整,新的领导班

2、子凭着超人的智慧与胆识,带领全矿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以崭新的姿态,带领慈林山人向前挺进。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煤炭市场骤然掀起了惊涛骇浪。煤炭严重供大于求,价格狂跌,“乌金”变成“土坷垃”。煤炭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当时的慈林山煤矿腹背亦受敌:既受煤炭市场疲软的冲击,又面临煤炭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是寻求新的井田?还是开发下组煤?慈林山人面临事关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面对严峻形势,以不服输精神的慈林山人,没有被困难征服、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潞安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论证,公司党政研究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因地制宜、发挥潜能、集成优势,走

3、出一条独具慈林山煤业特色的路子,又一次当起下组煤开发的先锋队,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既然选择了,就要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此举如果成功,将为潞安集团今后大规模开采下组煤开发,薄煤层开采探寻方法,积累经验。 该矿井田面积为12.9281km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径112o5422、北纬36o36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有山西组3号煤层和太原组9号、15号煤层。9号、15号煤层合称下组煤层。井田内原有转孔27个,开采下组煤精查勘探新补钻孔9个,地质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资料,达精查程度。9号煤层埋藏深度151M,上距3号煤层平均56M,倾角3o8 o,厚度0.361.63M,平均1.27M

4、,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工业储量2194万吨,可采储量1074万吨。目前煤层厚度稳定在1.4M左右。15号煤层上距9号煤层平均41米,倾角3o8 o,厚度1.85.99M,平均厚度为3.5M,结构较简单,含12层夹矸,层位稳定,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工业储量6276万吨,可采储量2912万吨。从井底车场周边揭露显示,煤层厚度在3.6左右。考虑前期所有的批文是按60万吨/年报批,服务年限47.4年。在后续批文报批上,仍按原设计方案上报,实际环节配套按120万吨/年井型进行,服务年限23.7年。通过招标,井巷工程由中煤五公司和浙江中宇承建;洗选系统和矿井安装工作由中煤五公司承建

5、;土建工程由省三建和河南建安公司承建;工程由山西煤炭建设建立咨询公司监理。下组煤一期工程60万吨/年,9煤首采面达验收条件,工程投产概算为50603.71万元,(其中矿井建设37633.84万元,选煤厂12969.87万元);二期工程15煤工作面投产,投产概算为14449.14万元。一期工程资金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设备租赁三种方式解决;二期工程费用列入生产成本。目前,矿井井巷工程总量已完成13190米,按初步设计井巷工程总进度要求,剩余约1210米进尺。主斜井井筒、副斜井井筒、回风斜井井筒等23项井巷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质量认证工作,剩余工程计划8月底完成。完成机电安装工程19项,其中井上

6、安装工程6项,井下安装工程13项。洗煤厂混煤仓、块煤仓、主厂房等共27项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认证。副井井口房、主斜井井口房等17项全部完工,正在进行认证。供电、通风、排水等自成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机房硐室的管理,严格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推进。2007年,项目开始前期立项,各种手续的审批、开拓方案的设计,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2010年6月20日,慈林山煤矿3#煤彻底关闭。“报废一个旧矿井,建设一个新矿井”下组煤建设全面铺开。经过18个月的矿井建设,2011年12月具备试生产条件,试生产效果良好,各系统运转正常,一次试产成功。开发下组煤是慈林山人的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但是,建设难度之大令人生畏

7、。下组煤是一块“处女地”,且属薄煤层开采,对潞安来说是个新课题,对慈林山来说更是一个新挑战,没有经验可借鉴,为种好下组煤开发、薄煤层开采这块试验田,慈林山上下高度重视,他们一方面多方调研,科学部署,另一方面依靠统筹规划,力求稳扎稳打。按照有关规定和集团公司要求,成立了慈林山矿井水平延深工程办公室,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全国各地考察,请资深院所为矿井建设进行设计,以求得理论上的支持。经过艰苦卓绝、异常困难的工作,调研,先后完成了地质报告,立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开工报告,联合试运转等相关手续审批办理工作。经过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对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进行了招标和资质备案。兵编写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施工组

8、织设计,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序。特别是在旧矿井上建设新矿井,既要保持旧系统运行,又要保证新系统建设,有时候几次交叉作业,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慈林山人依靠“永不言败、奋勇直前”的精神,大胆尝试,攻坚克难,硬是将掘进机开进了下组煤煤层。慈林山煤矿以“报废一个旧矿井,建设一个新矿井”的胆略和勇气,以“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效益”的高标准定位,加快下组煤推进速度,全面展开了矿建、土建、安装、洗煤厂工程项目,以高投入获取高回报,以高效率获取高效益,实现了建设工期、质量、效益的大丰收。在下组煤开发建设过程中,集团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给于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开发下组煤不仅使慈

9、林山煤矿走出了3#煤资源枯竭的困境,再次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而且为集团开发下组煤提供了宝贵经验。慈林山煤矿下组煤项目是集团薄煤层开采的典范工程,是集团下组煤建设的标志性矿井,为资源枯竭型煤企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子,为集团薄煤层开采提供了经验积累和技术成果,是集团煤制油产业链的优质资源,将在潞安集团亿吨煤炭新基地,产业发展新高地的伟大实践中做出积极的贡献。2010年6月20日,伴随着3#煤的闭井,下组煤建设拉开了帷幕。矿井建设涉及到四大板块:矿建、土建、安装、洗煤厂建设。这四大块在同一时段、不同的空间完成着同一个使命。时间是无形的压力,质量是工程的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岗位标准,每一项工

10、作都是质量的象征。面对下组煤煤层薄,瓦斯涌出量高,开采难度大。全矿采用先进的生产系统,均为双回路供电、斜井单水平开拓、各井口均完善了静压洒水、消防和排水管道,安装了安全监测、瓦斯监控系统。在装备上加大投入,由过去的高档普采变为综采,采煤机、支架、刮板运输机“三机配套”,通风、运输、提升全部采用先进设备。在设备采购上,公司确定的思路是:注重功能,质量优先。大功率变频器采用ABB或西门子,减速器采用弗兰德、SEW或波顿。召开技术交流会,建立很好的技术平台和价格平台,在这两个平台基础上进行操作,进入招标系统。在巷道掘进上,采用红外线给定中、腰线,省时省力,准确度高。顶板及煤壁,采用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

11、护;开拓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一次成巷,不仅提高了巷道的有效断面,而且支护效果好,安全有保障;井巷轨道全部按规定铺在碎石子上,减轻运输车辆对轨道的压力。由于是薄煤层开采,在设备选型上,从公司领导到工程技术人员投入了不少精力,汲取了相关单位的经验教训,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进行勘酌。这项工作事关整个下组煤开发工程的成败。公司领导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几次北上南下实地考察,跑了多个厂家和科研院所,进行科学论证,最后采用适合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煤溜、支架“三机配套”。这样“量身定做”的设备,适用于薄煤层开采,在支护、移溜、割煤等方面自成一体,取得了理想效果。2012年底,慈林山矿井水平延深工程已按计划完成了

12、设计中的全部工程,并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认证,其中矿建工程总量已完成13120.572M,按初步设计井巷工程总进尺要求,剩余约13100M进尺未完成。目前正在施工的剩余工程有9煤轨道巷、单位工程(共计约25M)。主斜井井筒、副斜井井筒、回风斜井井筒等井巷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质量认证工作,剩余工程计划11月底完成。安装工程目前共完成机电安装19项,其中井上安装工程6项,井下工程13项,地面土建工程共43个单位工程。其中洗煤厂混煤仓、块煤仓、主厂房等共27项工程,土建工程18项,选煤厂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主煤流线设备已于2011年12月份带负荷试运行。9号煤9101工作面于2011年11月底安装完成

13、,12月试生产。15号煤15103工作面计划2012年10月开始安装,12月试生产。在下组煤矿井开拓方式上,慈林山矿采用斜井开拓,在工业场地内新开拓一个主斜井到15号煤层,安装皮带输送机和架空人车,担负提煤和上下人任务,兼进风井;原有主斜井延深到15号煤层,为副斜井,担负上下材料和设备任务,兼进风井;原回风井延深15号煤层,仍担负回风任务;中央水泵房、变电所布置在15号煤层。9号和15号煤层分别布置三条大巷,两水平同时开采,15号煤层为主开采水平,布置一个一次采全高的综采工作面,9号煤层为辅助开采水平,布置一个薄煤层综采面。先后完成6个下组煤验收制度汇编,分别是矿井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各工种操作

14、规程汇编、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矿井水平延深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汇编、管理制度汇编。、完成五个专篇验收。环保专篇、安全专篇、消防专篇、职业病防治专篇、节能减排专篇在慈林山矿乘坐猴车入井,是一种美的享受。沿巷而下是一连串的防爆照明灯,像一条街市四周通明;到站时,有语音提示:“前方到站,请下车”;一路上有广播宣传安全知识。置身这样的环境,不像是去下井,倒像是去旅游,令人赏心悦目。在下组煤开发过程中,慈林山矿提出了“新设备、新思维、新品味”的工作思路,注重“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单位和科室专业技术人员跟到现场,全过程参与,为日后调适维护积蓄力量,进行人才储备。设

15、备安装过程,也是人才培养的过程。结合岗标的学习和渗透,“精细化”管理在班组演绎开来:井巷墙壁上的电缆像一幅画,宽窄均匀,直如线条;无极绳绞车铮亮光滑;运输巷道干净整洁,防尘队天天洒水,班班清洗。井下设立了“人员定位”装置,入井人员随身携带一个定位器,由监控室统一编号,不论你走到井下哪一个地方,都能在地面监测监控系统看到你所处位置。这样有利于安全管理,有利于对入井人员时间的监控,对“三走到、三必到”有监管作用。在对机房硐室的管理上,慈林山矿的领导发现一个问题:仅有岗位责任制是不够的,必须用考核唤醒员工的责任意识,那就是对“6S管理”重新定位,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在“三卡”运作上,而应当按照“标

16、准、整理、清洁”等要素,来强化现场管理,把工作做实。到2011年12月,经过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在这其中,慈林山人不仅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还对下组煤开发、薄煤层开采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长风破浪,直济沧海!经过5年的摸索和试验,慈林山人终于成功开采出下组煤。这不仅是潞安历史的又一次刷新,更是慈林山又一次勇往直前的生动展现。在今后的岁月中,英勇的慈林山人必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关怀下,进一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围绕“一架多驱”格局,努力实现慈林山的新崛起,为推动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