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1144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诗词及文言文阅读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附录十二: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虚词例句出处释义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朝而往,暮而归论语醉翁亭记表转折,然而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或不译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表示偏正关系(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或不译尔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那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助词,可不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如此,这样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夫战,勇气也予观夫巴陵胜状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愚公移山曹刿论战岳阳楼记成年男子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这,那

2、助词,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盖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句首语气词,可译为“原来是”何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多么宋何罪之有公输什么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怎么样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为什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怎么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同“于”其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择其善者而从之愚公移山论语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其中的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夫子何命焉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楚造云梯之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此何遽

3、不为福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岳阳楼记公输桃花源记公输核舟记塞翁失马论语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当“为”作动词时,读w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认为”等于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苟全性命于乱世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舜发于畎亩之中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

4、师表之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作动词,当“到”、“往”讲,这是“之”的本义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操蛇之(1)神闻之(2)愚公移山之(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公输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可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然然胡不已乎公输但是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所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处所,地方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以何以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以告先帝之灵以伤先帝之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卷石底以出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曹刿论战出师表出师表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口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而”;或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动词,认为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