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876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交安监发2016 216号)和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实施方案(甘交公路2017 119号)精神,规范隧道工程施工行为,推进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有效提高我省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提升隧道工程建设品质,结合我省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案。一、实施背景与目的我省目前运营通车公路隧道总里程达567km(435座),其中,4类29座、3类34座。典型病害主要为衬砌开裂、渗漏水(挂冰)、拱脚沉降、路面底鼓、冒水和基底松散、衬砌厚度不足、不密实等,导致隧道服役性能较低,严重影响隧

2、道工程品质,运营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之一即是由于建设阶段存在质量通病和薄弱环节导致的。按照补短板、抓重点的思路,围绕“保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和动态施工”的隧道工程施工基本理念,以整治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强化参建各方质量意识,加大对“五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标准)的推广应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通病问题、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质量。二、实施范围全省在建公路隧道工程(按照监督权限,各监督机构按照各自监督范围实施)。三、组织领导(一)成立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组 长:赵河清副组长:张黎明、蔡钧恒、魏晓春、雍少宁

3、组 员:董立文、付俊峰、贺天宇、廖维太、丁国权、曹 斌联络员:赵志刚(电话:,QQ:)(二)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行动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分工和责任,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安排,全程参与监督行动的开展实施,全面领导开展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三)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一处,负责行动中各小组成员、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明确分工和责任,对质量提升行动工作进行安排,全程参与监督行动的开展实施,定期总结行动开展情况及提出行动调整意见,全面领导开展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四、实施重点(一)规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治理质量通病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在施工过程关键环节中的常见、典型的质

4、量问题,重点检查锚喷支护体系、衬砌钢筋、防排水系统、仰拱等环节的施做质量,同时加大无损、快速检测设备应用力度,做到“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改进”。(二)推行标准化施工。倡导“以设备促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提品质”理念,推广应用智能化、定型化施工设备,以工艺工法标准化促进施工标准化,加大机械化施工力度,应用多臂凿岩台车、湿喷机、锚杆机、钢架安装机、防水板铺设台车、衬砌混凝土养护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机等先进机械设备。(三)改善隧道施工作业环境。隧道作业环境主要指:光(亮度)、气(空气质量)、尘(粉尘)、声(噪声)、电(杂散电流)、水(湿度、涌水)。良好的隧道施工作

5、业环境是保证隧道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维护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实现工厂化施工的重要条件。积极推广可消除、减少粉尘的混凝土湿喷技术、水压爆破技术;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加强洒水、喷雾集尘,在粉尘发生源附近设置集尘机,推行通风集尘一体化技术;隧道内确保照明亮度充足、视线良好,确保职业健康,不发生安全事故。五、实施步骤本次质量提升行动时间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将贯穿于整个施工全过程,质量提升行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为自查阶段。由项目业主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测单位对项目内在建隧道工程质量状况逐座进行摸底排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形成

6、自查报告,于2018年7月31日前报行动领导办公室,各市(州)监督站监督项目,将自查报告报送至市(州)监督站,由市(州)监督站汇总报送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阶段: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为排查阶段。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质监机构)组织专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分组对全省公路项目在建隧道工程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每座隧道建立施工质量状况档案,形成全省隧道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第三阶段: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为整改落实阶段。由项目业主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隧道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整改落实;各项目业主应将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中的整改情况及经验教训形成总结报

7、告于2018年12月31日前报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报告以电子文件和文本文件的形式分别报送,各市(州)监督站监督项目,将总结报告报送至市(州)监督站,由市(州)监督站汇总报送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四阶段: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为严格执法、集中整治阶段。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质监机构)对各在建项目的自查自纠和整改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未按规定组织自查、自查深度不够或未按要求整改落实,敷衍塞责,仍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将视具体情况通过全省通报批评、约谈、信用记录、挂牌督办、行政处罚等方式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和造假行为,并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列入我省交通建设工程黑名单,对实施效果较

8、好的进行表彰。六、质量控制要点(一)严格按照围岩级别对应的设计开挖方式开挖掘进。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加强动态设计与精细化设计,及时调整开挖方式及支护结构(围岩变更要有围岩变更文件),加强设计符合性检查评价,在设计阶段解决质量通病的源头问题,对隐蔽工程必须留影像资料。(二)严格隧道超欠挖控制。隧道开挖质量的优劣与喷射混凝土平整度、钢架架立、钢筋网布置和防水层铺设质量等息息相关,根据围岩实际情况调整爆破参数,保证光爆效果,减少洞渣大块率,减少对周边围岩扰动,采用多臂凿岩台车、水压爆破,降低粉尘含量,保护作业人员健康;开挖完成之后进行排险工作,再喷混泥土、立架,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光面爆破效果差的采

9、用喷射混凝土喷平后再进行防水层施工,超挖部分用喷射混凝土喷射密实,不得采用其他物体(例如片石)填充;软弱围岩可采用机械化配合人工开挖,以减少扰动,保证断面圆顺;加强施工过程中超欠挖测量检测,可使用三维连续激光断面仪进行检测,以保证无遗漏断面,真实反映开挖断面情况。(三)严格控制初期支护质量。(1)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液体速凝剂应采用环保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厚度、强度、平整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要求表面平顺、无干斑或溜滑现象;喷射作业应适当厚度分层进行,不得一次喷射成形,防止造成不密实、强度不足;清除底脚虚渣和杂物,拱架底脚超挖部分采用喷射混凝土填充,不得悬空;喷射混凝土应与围岩密贴;喷射

10、混凝土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养护。(2)保证锚杆施做质量,采用专用设备施工。锚杆安装后填充砂浆或注浆应饱满,无露浆痕迹,应在填充砂浆终凝后及时安装垫板;锚杆数量、长度、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网应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并在锚杆安装后进行;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后铺设,两侧钢筋网之间间距不得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4)钢拱架接头钢板应采用机械钻孔,严禁气割冲孔,对接头孔口毛刺和钢渣应清理;钢拱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基础上,不得用土石回填,不得悬空;钢拱架间距应尽量均匀,垂直中线,竖向不得

11、倾斜、扭曲,提高偏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架落底接长时应沿隧道两侧交错进行,钢架应可靠连接,钢拱架连接钢板应紧贴,螺栓数量与质量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钢拱架初支背部严禁出现空洞,绝不允许填塞木柴和片石,出现“两层皮”现象。(5)管棚、超前锚杆及小导管长度、间距、方位、搭接长度与设计相符,注浆饱满,严禁存在未注浆行为。(四)严格控制仰拱施工质量。仰拱施工前应复核仰拱开挖弧度,仰拱采用专用模板,仰拱底部承载力和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无虚渣、积水;分层浇筑仰拱及回填层,仰拱混凝土强度及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仰拱一次开挖距离不得过长,开挖后及时施做支护闭合;仰拱浇筑应采用模板,确保仰拱成形,浇筑密实;仰拱不

12、得分幅浇筑,施工缝应与二衬变形缝同缝;仰拱超挖应在允许范围内,并采用与衬砌材料相同强度的混凝土回填,严禁欠挖侵入设计轮廓;仰拱衬砌钢筋应保证层距、弯曲弧度满足设计要求,伸出长度应满足二衬钢筋焊接要求,下层钢筋保护层要满足要求;仰拱两隅与侧墙连接处应平顺,避免应力集中,仰拱钢拱架与边墙钢拱架应连接可靠,确保焊接质量,边墙钢拱架底部杂物清理干净。(五)加强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控制。防水板与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紧贴,根据设计工艺挂设,环向整体一次成型,无环向搭接接缝,防水板安装平顺,搭接长度、接头工艺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钢筋时,在防水板处设置阻燃挡板,防止对防水板造成破坏;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对隧道进行断面

13、扫描,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切除锚杆头和钢筋露头,对于大的凹坑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平,确保基面平整,基面严重不平整的还应进行复喷,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土工布,设环向透水盲管,最后铺挂防水板;防水板铺挂应松紧适度,并根据初喷面平整度适当调整,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板面与混凝土密贴,可采用防水板铺设台车与超声波焊接施工工艺,达到生产效率高、焊点外观质量和熔接程度好、铺设质量高的要求;止水带应定为准确,固定牢靠,不得有较大偏位,接头位置不得在结构转角处,转弯处应做成圆弧,不得穿孔打洞固定止水带,并防止被钉子、钢筋或石子刺破;排水管可靠包裹,并做好纵向排水管与中心水沟高程控制

14、,不得高低不平、左右不顺,确保排水畅通;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防止排水管堵塞;加强成品保护工作,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防水层是否有破损,排水管是否连接良好,是否堵塞;排水沟、管的几何尺寸和纵坡应严格按照设计执行,以使洞内水顺利排出洞外。(六)严格控制二衬施工质量。二衬施工应在监控量测数据指导下,采用封孔封层入摸工艺,二衬施工前应对初期支护表面进行断面扫描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二次衬砌钢筋规格、间距、连接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制作必须按设计轮廓进行大样定位,严格控制内外层钢筋间距、箍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不得使用塑料垫块;除设计明确沉降缝外,挡头板按设计要求设置纵向连接钢筋;采用二衬浇筑

15、的模板台车,应连续泵送,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隧道衬砌起拱线以下反弧部位是混凝土浇筑难点部位,应对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和捣固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反弧段气泡,有效改善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积极采用衬砌拱顶空洞防治工艺、带摸注浆技术,杜绝拱顶厚度不足、存在空洞现象;应委托有资质检测单位对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空洞等情况进行检查;加强衬砌混凝土养生,采用衬砌混凝土养护台车,力争做到“六无”(无错台、无漏浆、无冷缝、无气泡、无色差、无渗漏)、结构轮廓线条直顺美观、无跑模、无露筋;预留硐室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棱角整齐,外观质量好,平面线形与隧道线形一致。(七)加大检测力度。加大无损检测应用力度,做到“及时检

16、查、及时发现、及时改进”,实现过程控制。(八)加大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的应用力度,切实做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对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隧道工程,采用TSP法、地质雷达、超前钻孔、地质素描等综合性手段,做到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有效结合,针对隧道围岩变化情况,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及时修正调整围岩、支护参数与施工方案,做到动态设计;根据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对下一阶段的变形情况进行预测,指导后续工序的施工,后续施工工序应严格按照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做到动态施工。七、行动总结隧道工程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情况及整治结果形成分析总结报告,吸取质量提升行动经验,针对下一阶段的隧道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布置,同时对整治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相关单位进行相关行政处罚,对实施效果较好的进行表彰。八、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参建各方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