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9726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支持观点(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伦理经营假设 一 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1 企业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方式谋求利润最优化 企业在满足所有者利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 企业经营活动与社会的伦理规范有关 可以用社会的伦理规范来评价企业经营活动 3 企业不仅要遵守字面上的法律 还要遵守法律的精神 要进行伦理思考并遵守企业伦理规范 案例1 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 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在 摩托罗拉行为准则 手册 1993年8月27日修订 的前言中指出 坚持高尚操守 是摩托罗拉一贯的信念 也将是永恒的信念 它说明了摩托罗拉和她的每一位员工所应采取的处世态度 坚持高尚操守 意味着 在从事一切业务

2、活动时 我们必须以诚实无欺 清廉自洁的作风遵循道德的最高标准 严格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规 忠实于顾客的利益 为用户提供 同业之冠 的产品和服务 视供应商为伙伴 以双方满意的 无冲突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优秀公民的身份出现 为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手册所载 摩托罗拉行为准则 详细地规定了摩托罗拉员工在处理同客户 供应厂商和政府之间关系时 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 案例1 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 坚持高尚操守 和 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 一样 也表明了摩托罗拉向员工做出的承诺 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对待员工 创造开放式的沟通环境 让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把

3、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成长结合起来 提供充分的培训与发展机会 员工分享公司的财政成果 给予公平的薪酬 福利和奖励 实行人人机会均等的鼓励政策 案例2 合肥荣事达集团 1997年5月 合肥荣事达集团在北京公布 荣事达企业竞争自律宣言 保证在接受法律 法规制约的同时 严格进行企业自律 荣事达企业竞争自律宣言 总则部分 的内容是 荣事达在对内对外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理念 和商 理念 源于企业十多年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 随着企业的发展 和商 理念已成为荣事达全体员工的主导意识 成为处理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与企业 企业内部上下级以及企业职工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和商 理念的核心思想是 倡导相互尊重 互

4、相平等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诚信至上 文明经营 以义生利 以德兴企的道德规范和企业自律准则 并用它来调整企业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 案例2 合肥荣事达集团 在企业经营中 荣事达力倡 和商 理念 一切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在企业内部严格实行零缺陷管理 追求产品零缺陷和服务零缺陷 荣事达决心把 和商 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共同一致 彼此共约的内心态度 理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以此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创造性 以实现 办一流企业 创一流品牌 树一流形象 的企业目标 爱祖国 爱企业 爱岗位是荣事达人在 和商 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员工自律准则 它同时又是企业价值观的高度

5、概括 荣事达将继续用这一自律准则规范本企业员工的行为 一 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 诚然 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奉行伦理经营假设 不能仅仅看它是怎么说的 更应该看它是怎么做的 但从这两则例子中可以看出 摩托罗拉和荣事达明文规定的经营伦理高于字面上的法律 不能认为只有遵循道德的最高的标准才符合伦理经营假设 道德是分层次的 在处理人己关系上 损人不利己 和 损人利己 是不道德的 除此之外 是道德的 但层次不同 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利己不损人 为己利他 利人利己 互利互惠 先人后己 无私奉献 利己不损人是可以接受的最低的道德标准 为己利他 利人利己 互利互惠是市场经济中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先人后己 无私奉献

6、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一 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 一些人一提 伦理 或 道德 就认为是纯而又纯 高而又高的东西 似乎只有先人后己 无私奉献才是道德的 除此之外就是不道德的 例如 知假买假索赔行为 在不少人眼里 是不道德的 他们认为 知假买假索赔 目的是为了自己赚钱 动机不纯 虽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应该的 但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不妥 要是把索赔来的钱上交国家或捐给希望工程就好了 甚至有人称这些人发的是不义之财 其实 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就知假买假索赔行为而言 从动机上看 通过打击少数应该受到打击的人的利益和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并借助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来获取利益 虽然与那些单纯为了打假并把打假所得交公

7、相比 显得不够高尚 但也无可指责 从结果上看 这一举动给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来说是一个打击 试想 如果把打假所得交公才是道德的 高尚是高尚了 可是有多少人能坚持这样做呢 一 伦理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 只有知假买假能赚到钱 这样的行为才能为普通人所接受 才能坚持做下去 如果消费者都能站出来知假买假索赔 就会给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施加巨大的压力 使之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而逐渐减少 这岂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所以 从动机和结果综合起来看 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道德的 应该得到鼓励 所以 伦理经营假设中的伦理不单指 先人后己 无私奉献 这种先进的道德要求 也包括为己利他 利人利己 互利互惠这种广泛的道德要

8、求 二 主要支持观点 由于非伦理经营假设与伦理经营假设正好相反 所以 反驳一个假设也就是支持另一个假设 反之亦然 上一章对非伦理经营假设的主要支持观点进行了评述 指出了其局限性 在证明非伦理经营假设存在不足的同时 实际上已至少部分地证明了伦理经营假设的合理性 这里再从正面补充几点 1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斯坦福研究院于1963年首先提出的 在诸多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80年代中期左右正式建立起来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弗里曼 Freeman 1984 的著作 战略管理 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 的出版被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建立的标志 与

9、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 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 债权人 雇员 顾客 供应商 政府部门 媒体 社区以及各种社会利益团体等 进入90年代以后 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被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认为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 真正的企业 的工具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成为了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1 利益相关者 那么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什么认为企业需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而不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只是股东的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 也并非股东承担了企业经营的全部风险 事实上 离开

10、了利益相关者的持续性投入 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可能停止 只要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下注 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承担了风险 有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比股东还大 而且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使得物质资本显得相对不再稀缺 而人力资本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 1978年 美国公众公司的财产 工厂 设备的帐面价值额占企业市场价值总额的83 1997年末 财产 工厂 设备的帐面价值额占企业市场价值总额的比例不足1 3 Blair 1999b 1 利益相关者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本质和目标 其核心思想是 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一家公司中时 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投资 其目的在于获得一定

11、的收益 并不存在某一方的利益和收益要求比其它的参与者更优先 企业理所当然地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 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传统的经营思想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是与企业实际发生交易的主体 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 而实际上 这仅仅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部分 利益相关者涉及的范围广泛 既包括与市场交易有关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由包括市场关系之外的间接利益相关者 且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作用关系 更多的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1 利益相关者 图A表示旧的经营管理 它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封闭型 利益相关者被纳入企业活动的框架之内 图B表示新的经营管理 是开放型的 利益相关者处于与企业同等的地位 被

12、看成是对企业具有利害关系的重要伙伴 这种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思想是以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所有后果的经营判断为中心 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持尊重态度 因此 它实际上包含着将经营加以规范化的思想 这也就是经营伦理思想 1 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分成两大类 即与市场交易有关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或称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 如股东 顾客 雇员 供应商 竞争者等 和市场关系之外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或称为公众型利益相关者 如政府 社区 社会团体 产业组织等 企业处理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可以概括为信任 处理与间接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可概括为责任 即信任和责任可视为企业处理内外部社会关系 对利己天性

13、进行德性规范的基本行为准则 1 利益相关者 对于信任 美国企业家戴维 J 弗里切认为 信任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机制 因为信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可预见性 可依靠性和依赖 可预见性可以避免出乎意料的情况 可依靠性提供保证 确信会按所期望的去做 依赖是相信一个人会一直是可预见和可依靠的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风险时 就出现了对信任的需要 而当他通过实际经验对另一个人产生信任时 则他会感到与其进行交易的风险下降了 具体到企业经营中 这种信任体现为企业与股东关系中的相互信任 不会用脚投票 企业与客户关系中的相互信任 客户忠诚 企业与员工关系中的相互信任 凝聚力 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中的相互信任 提高交易效率 企业与

14、竞争者关系中的相互信任 合作 等 1 利益相关者 对于责任 可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来理解 一方面 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兴衰 另一方面 社会的存在又是企业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了社会利益和社会安定 那么这个企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可见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子系统 企业具有双重职责 一方面 它作为社会大系统生存发展的手段而存在 要服务于整个社会系统 另一方面 它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必须谋求自身的发展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同步关系 而由这种关系反映出来的企业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便体现在企业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上 这个责任

15、具体体现在企业与政府 地方社区 社会团体 产业组织等的交互作用上 2 责任的铁律 讲究企业伦理是企业的责任 为什么企业有讲究伦理的责任呢 这里由权力决定的 阿基 B 卡罗 ArchieB Carroll 认为 权力 责任关系是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 凯思 戴维斯 KeithDavis 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源于企业的社会权力 有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把此称为 责任的铁律 从长远看 谁不能以社会认为是负责的态度行使权力谁就将失去权力 那么 企业享有什么社会权力 能施加什么社会影响呢 2 责任的铁律 第一 生存权 社会赋予企业生存的权利 企业是社会存在物 是社会的一个细胞 企业是社会资源的受托管理

16、者 既然社会委托企业在运用包括人员 资金 物资 信息 时间 空间 土地 空气 水在内的社会资源 企业就应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合理运用资源 而不是所有者利润最大化 虽然 对什么样的社会是美好的社会存在不同的看法 但是 单纯的经济增长 用经济原则去衡量一切肯定是不够的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 P 亨廷顿 SamuelP Huntington 指出的 单纯的经济增长会使社会的经济 文化失去平衡 突然急剧增长的财富在无任何力量制约平衡的条件下 会把一切变为金钱能够购买的东西 瓦解制度 破坏法律 收买权力 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可购买化 金本位化 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崩溃和混乱 可见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既需要经济的繁荣 又需要政治 道德等的同步发展 更何况 由于市场机制和法律调节的不足 如果企业伦理缺失 企业未必需要通过最有经济效率的方式就可获取利润最大化 这样 社会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2 责任的铁律 第二 特许权 社会赋予股份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权 责任有限 即股东的资金责任只限于他们在企业中的权益 如果责任无限 投资者的个人存款 房子 养老金都有可能用来偿还公司的债务 那还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