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第三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537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学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第三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管理道德第一节 管理道德概述一、道德与管理道德1.道德的涵义: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2.职业道德的涵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规范,二是本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为表现出来对社会的道责任和义务。3.管理道德的涵义。(1)管理道德的概念:所谓管理道德就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与管理活动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要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体现了一般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调整

2、管理关系、规范管理行为的特殊性。(2)管理道德的涵义: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4.管理者的管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管理者需要遵循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受到管理道德的规范和制约;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一种与管理责任、社会义务相联系的特殊的职业活动。5.管理道德的特殊性的主要表现:(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6.国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为和最高准则:(1)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

3、利益,国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是管理道德的最高标准。(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共同遵守的最高道准则。(3)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处理管理系统中的一切关系时,都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标准,当管理系统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不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做到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二、管理道德的客观根据管理道德根源于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在管理系统中,一切管理关系都是建立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下,他决定了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一切组织成员都需要在管理目标的实现中来实现个人的目标。1.管理关系中的人际冲突的原因。(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

4、突。(2)利益上的冲突。主要是在利益需要和利益分配两个方面发生冲突。(3)管理中的结构缺陷造成的冲突。(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2.管理道德两大实现条件。管理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调节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冲突时发挥作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1)公正性的要求。公正作为管理中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均衡的要求; 平等的规定(2)合理的功利要求。功利就是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把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才是合理的功利。三、管理道德的功能1.管理道德的功能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5、面:(1)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挑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3)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4)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2.管理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管理道德的功能是通过管理者的心理、行为发挥作用的。具体讲,管理道德的功能是通过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内心道德信念的建立和健全来发挥作用的,管理道德对管理者行为的善恶要求和向导,都必须首先反映在管理者的心理上,然后才能外化为有道德的行为。正是管理者有道德的管理行为,才表现和增强着管理道德的功能。道德与管理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

6、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管理道德的客观依据是组织内管理关系的冲突的客观要求:在几乎所有的管理活动中都存在着经常性的人际冲突,道德由于其具有的客观公正性和合理的功利要求,因而能在调节经常性的人际冲突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所以,在管理活动中,需要具备必要的管理道德,以消除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加强人际关系的沟通。第二节 管理道德的内容一、有道德的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道德

7、的主体,管理道德作为管理活动的道德,其规范和制约作用是针对管理者的行为的。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是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职责和正确行使职权的管理者。自觉地接受管理道德的规范和制约,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立足之本。1.做有道德的管理者的几点要求。(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2)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3)加强管理的民主化。(4)肯定部属的成绩。(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2.做有道德的管理者应处理好与被管理者的关系。(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政治上是平等的。(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基于根本利益一致的同一经济实体中的道德关系。

8、(3)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协作关系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相互制约。(4)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以共存共荣为道义基础,关系才能越来越和谐。二、管理道德规范(一)规范、道德规范和管理道德规范的含义。1.规范:是指那些对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的行为所作出的规定。2.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3.管理道德规范:是促进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对人类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二)道德、道德规范和管理道德规范的关系。1.道德以无数具体的规范形式存在决定管理道德是以无数具体

9、的规范形式存在。2.管理道德是借助于一系列规范来规定管理者行为的道德性的。3.管理道德规范是管理道德得以实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管理道德的规范体系,直接表达了管理职业活动的利益、责任、命令和要求。集中反映了管理活动的特殊本质和客观规律,成为规范管理者行为的基本准则。4.道德规范的多样性决定管理道德的多样性。(三)最为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1.忠于职守。忠于职守是指管理者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地与官僚主义用斗争。2.遵纪守法。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的任务,必须做到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具体要求:(1)严以律已,为人表率。(2)依法实施管理。(3)尊重法律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3.

10、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内容包括:(1)重视调查研究,反对主观武断。(2)坚持表里如一,反对弄虚作假。(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4)作风踏实,与人为善。4.团结协作。管理者必须做到:(1)服从上级。(2)尊重下级。(3)尊重同事。(4)协调友邻。5.尊重人才。管理者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对每一个被管理者的安排都要量才而用,不要埋没人才,更不能有意地损害人才三、管理人格(一)管理人格的涵义:管理人格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二)管理人格的生

11、成过程。管理人格有一个生成过程,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经常地对自己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它的合道德性,不断地增强管理行为的道德阈值,提高管理者内在道德修养,使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充分实现道德化,达到一种道德自为的境界。(三)管理人格的构成。管理人格就是管理者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体。1.道德心理:管理者的道德心理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即管理者在社会中获得的一般道德修养,是一般的、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管理者心中实现的心理积淀,是管理者做人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愿望。2.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表现为管理者管理活动中的道德愿望和道德情感,是管理者所特有的支持他遵从各种管理道德

12、规范的精神力量。3.道德品质:是管理者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综合统一。道德品质是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因此,管理人格又是管理者道德品质的升华。(四)管理人格的具体体现。管理人格是管理道德规范实现的自为境界,是管理境界的最高实现,表现为管理者的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1.自觉的责任意识。管理者是处于一定的管理职位上的,对于管理者履行职务而言是一个必要前提。2.真诚的服务意识。管理就服务,管理者行使职权无非是出于管理目标、服务于管理工作和服务于被管理者的目的。3.清廉为公的追求。管理者应把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觉地让为私的追求从属于为公的追求。4.主持公正、维护

13、正义。主持公正、维护正义是管理者的价值取向。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每一个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自觉地塑造管理人格。管理人格是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能够做到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关心他人、平易近人的充分条件,从而使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中是一种亲切感人的形象,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敬佩和爱戴。每一个成为管理管理者的人,无论职务高低、职权大小,在管理人格上是平等的和相同,除非他自己不愿意拥有这种人格。道德规范与管理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管理道德规范是促进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对人类协调人际

14、关系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道德心理与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表现为管理者管理活动中的道德愿望和道德情感,是管理者所特有的支持他遵从各种管理道德规范的精神力量。管理者的道德心理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即管理者在社会中获得的一般道德修养,是一般的、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管理者心中实现的心理积淀,是管理者做人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愿望。道德意志与道德品质:道德意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表现为管理者管理活动中的道德愿望和道德情感,是管理者所特有的支持他遵从各种管理道德规范的精神力量。道德品质是管理者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综合统一。道德品质是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第三

15、节 管理道德的形成一、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的形成阶段:管理道德是随着管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管理者个体的角度看,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为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教育和管理者的自我完善三个阶段。(一)、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评价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定,其目的是要帮助管理者树立道德观念,培养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以求扬善抑恶,改善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管理道德评价是具体的,是针对管理者的具体的道行为的,它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道义上的褒贬。管理道德评价的自我评价是管理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善恶评判,是管理者主动地依据个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以及他对其他组织成员的道德情感和对管理工作的责任感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的过程。自我道德评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有在相应的社会评价中,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社会评价:一切不是由管理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评价都被看成是社会评价,主要以舆论的形式存在。由集体舆论对管理者及其行为作出的评价,表达了一种客观的道德意向,是完全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而对管理者及其行为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