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529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用时:60分钟 满分:50分)说明:1本试卷共4页。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谁发动的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2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南京条约的哪一内容有关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3.从右图的图片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

2、.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C.日军在旅顺烧杀抢掠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4太平天国运动的“天王”和都城分别是A石达开 西安B朱元璋 北京C洪秀全 天京D杨秀清 广州5.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学习了第一课和第五课,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都割让了领地 都有赔款 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都开放了通商口岸ABCD7.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建设近代海防。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A.李鸿章 B.曾国

3、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8.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和1866年福州船政局的成立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主张A.“变法图强” B.“自强”“求富” C.“自由平等” D.“民主共和”9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这一历史事件是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0. 针对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有人这样评价“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4、 C. 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1.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指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B.北伐战争后C. 甲午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3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A.同盟会 B.国民党 C.共产党 D.民进党14. “

5、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5.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有关部门在首先发动起义的地方举办了纪念活动,请问该活动放在了A.武昌 B.南京 C.南昌 D.上海16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17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

6、义初级阶段的标志18.右边的两幅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甲午中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19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20.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A南湖游船开天地B八一枪声建军队 C遵义会议扭乾坤 D朱毛会师创新路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

7、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年 1856年 1894年 1898年 1900年甲午中日战争BA(1)根据示意图,写出A、B两处对应的历史事件。(4分)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4分)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

8、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已经实现的“两个主义”是什么?(2分)材料二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9、答陈独秀所说的“两位先生”实际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1919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2分)根据材料指出当时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材料四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军军歌(

10、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次国民革命的斗争对象是哪两个敌人?(2分)23.2020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指的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2分)材料二

11、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材料三 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3)根据材料三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2分)材料三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4)根据材料四中判断“战略转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分)八年级历史期中

12、测试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BCCDDB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 AADADCCB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21(1)鸦片战争(2分) ; 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2分)(2)目的: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2分);特点: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2分);(3)变官制或改变封建制度(2分) 22(1)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2分)(2)民主 科学(2分)(3)五四运动(2分)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2分)(4)列强(帝国主义) 、 军阀(2分)23. (1)中共一大(2分)(2)南昌起义(2分)(3)井冈山(2分)(4)红军长征(2分)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