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527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题号一二总分等级得分得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1876年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李宗仁( )3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

2、“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4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美英盟军 D、英日联军( )5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A、 B、 C、 D、( )6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政府

3、的惨败 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7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 )8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对洋务派的认识评价正确的是: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C、改革政治体制,强兵富国D、革新思想文化,以夷制夷( )92020年9月25日上

4、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戊戌变法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0“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据史实推断,与次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

5、密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2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步伐呈现加快趋势,下列各项不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临时约法颁布C、新文化运动兴起D、共和政体建立( )1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4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历史大富翁”节目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的正确答案应是

6、:A、虎门销烟 B、清帝退位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15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不正确的是: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 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 )16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A、翻越大雪山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井冈山会师 ( )17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7、站在今天南京古城墙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中华民国的成立 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中共“七大”的召开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B、C、D、( )18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A B C D( )19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0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

8、气。”这说明国民党: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21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22“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A、1903年 B、1905 年 C、1911 年 D、1912年( )23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

9、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2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A、 B、 C、 D、( )25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了“两弹一星”得 分评卷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

10、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二: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

11、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材料四:据新华社5月13日电,国务院发布通告,为使全国人民积极参与,中央及各地、各部门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2020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 光明日报2020年5月14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2分) (2)材料二中的康有为等人领导了哪一场重大运动?(1分)揭开这场运动的序幕是什么?(1分)这场运动在经济上的措施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1分)请分别列举这一暴行所在的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12、。(2分)(4)2020年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1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请回答:(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请分别指出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4分)(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1分)这次起义有什么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