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520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环节一 认识课标1、了解东晋的兴亡过程,知道南朝政权更替及南朝政治的特点。2、掌握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环节二 自主预习1、东晋的兴亡公元 年,内迁的 灭掉了西晋,公元 年,皇族 重建晋王朝,以为 都城,史称 。东晋的建立得到了以 为首的南北贵族的拥戴,王氏子弟在东晋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时人称之为 。2、南朝的政治公元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 、 、 、 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在 。历史上统称为 。南朝疆域中最大的是

2、。 、 在位期间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时期发生大规模叛乱,从此在南北朝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劣势。3、江南地区的开发秦汉时期, 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大量人口为躲避战祸 ,给南方输送了大量的 ,同时带来了先进的 和 ,同时江南地区的 比较优越, 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在南北方民众共同的努力下, 被开垦出来, 面积增加,修建了许多的 , 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的 交流和 的繁荣,南朝时的 是当时最活跃的大城市。环节三 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教材,分析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局面出现的原因?探究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带给我们

3、什么样的启示?探究三: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有哪些共同特点?环节四 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西晋灭亡后,东晋建立。东晋的建立者是()A.司马睿 B.司马昭 C.司马懿 D.司马炎2、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名篇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所述的“南朝”四个朝代更迭发展的顺序为()A.宋、齐、梁、陈 B.宋、梁、齐、陈C.齐、宋、梁、陈 D.宋、陈、齐、梁3、东晋初期,“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A.东晋偏安江南,政体混乱 B.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C.东晋政权得到士族支持 D.

4、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4、战西晋灭亡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下列有关东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最终恢复中原B.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C.淝水之战后江南出现了“睛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D.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5、在内迁的少数民族在,灭了西晋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6、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是从谁开始的()A.宋文帝 B.宋武帝 C.萧衍 D.司马睿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

5、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8、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哪一带为多()A.江苏 B.浙江 C.福建 D.广东9、南朝时期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A.建康 B.东京 C.洛阳 D.西安10、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主要得益于东晋哪一战役的胜利()A.昆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1、东晋初期,曾多次进行北伐,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其原因是( )朝廷多方牵制 北伐缺少后援

6、东晋统治者腐朽软弱 北方社会安定A. B. C. D.12、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东晋南朝时的江南,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到处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福建、广东一带,沃野千里,列庭接宇,人人丰衣足食稻田里使用的肥料是绿肥一名男子吆喝着牛正在耕田,牛耕得到推广一位农民在地里收割小麦A. B. C. D.1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气候温暖湿润 B.社会安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14、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选项中与江南经济开发无直接关系的是( )A.孝文帝

7、改革 B.北方人口南迁C.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南方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15、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好 南北方人民辛勤的劳动 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方经济基础较好 A. B. C. D.二、材料题16、请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 材料一中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3)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