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71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请注意: 1.本卷共50题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所有答案必须正确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1.“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洪秀全 C.魏源 D.林则徐2.“看千年的中国区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区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

2、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4.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邓世昌殉国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5.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6.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是( )A.林则徐 B.陈玉成 C.洪秀全 D.曾国藩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3、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革命大本营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北伐和西征 B.东征和西征 C.北伐和东征 D.北伐和南征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西征失利10.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鸦

4、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1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平等12.洋务派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13.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汉阳铁厂14.“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5、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1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1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6、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20.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

7、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1.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2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3.“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属于

8、戊戌变法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A.经济方面 B.政治方面 C.文教方面 D.军事方面2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C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5.“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1898年1月的一天,有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的一番话教训

9、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判断这位官员是哪一个派别的代表(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2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而发动的,那么这次人民运动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28.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民报。”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 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29.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10、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0.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31.1900年6月德国前进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B.八国联军 C.甲午战争中的日军D.英法联军32.“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

11、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B.C.D.33.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4.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35.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

12、( )协定关税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A. B C D36.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计划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南京 B.上海 C.武昌 D.南昌38.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 )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挽救民族存亡 C.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D.发展资本主义39.2020年,某学校要举办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红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重庆谈判 C提出三民主义 D成立中华民国40.孙中山曾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41.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