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49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经过教学难点 :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大家不禁要问,红军为什么要离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据地,进行艰难的长征呢?长征途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长征那么艰难,红军为什么就不怕呢?带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二)通读全文(三)讲授新课(过渡:首先我们来看看红军长征的原因)1. 红军长征的原因教法:出示“围剿”表格,(教师简单介绍)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

2、发动了四次“围剿”。虽然国民党军队在兵力、装备上占绝对优势,像第三次“围剿”两军对比为30万:3万。但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指挥下,红军以弱胜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但当1933年10月,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时的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没有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调集红军主力同优势敌人决战,广昌之战,红军伤亡5600多人。党中央和红军被迫离开了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过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长征的经过。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二六兵团组成的第二方面军分四路长征。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8.6万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

3、地,向湘西前进。)2红军长征的经过A、(师语)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最终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艰难地渡过了湘江,但人员已损失过半。博古、李德和毛泽东的意见,你会支持谁呢?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停止去湘西、而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渡过乌江,占领了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了湘西。(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指导学生观看遵义会议外景和内景图片。(这里原来是军阀柏辉章的官邸。这便是会议室,大家可以看出这个房间是长方形的,房顶中间吊一

4、盏旧式煤油灯,四周围有一圈折叠靠背椅。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代表们就是坐在这张桌子周围,作出了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抉择。那么遵义会议的具体情况怎样?这次会议后红军原有的被动挨打局面得到哪些改变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并详细分析它为什么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中共还很幼稚,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和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开始走向成熟,先后取得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过渡: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

5、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地冲出了重围。)C、结合图片讲述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并分析其军事意义D、(过渡: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欣赏强渡大渡河图片、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E、(过渡:红军过了泸定桥后,来到了四川西部的大雪山。)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图片。(有哪些同学能为我们讲讲熟悉的长征故事呢)【教师补充:贺炳炎将军人称“刀王”,1935年11月 ,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刘家坪出发开始了长征。在与敌人东山决战时断了右臂,也称为独臂将军】F、与学生一起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师小结:一是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三是缺少粮食

6、。这再次点题一个“难”字,体现了长征的艰苦,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师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G、(过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有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抒写了一部红色传奇。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红军长征的胜利时间、标志、意义。【老师补充强调: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为后来开辟抗日新局面,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H、一起看红军长征简图,找出红军经过的11省,主要的三江两河。看资料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教师语: 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记载。奇迹的创造,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长征精神。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师语: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和生活中,应该保持并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五)练习巩固(8个选择题,3个填空题)(六)教师总结: 跨过岁月,穿过风雨,燃烧的火炬在我们心中生生不息!我们纪念长征,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祝愿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