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35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8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大决战 学习目标 :(1)能记住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2)能说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3)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教学难点: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学法指导1导入新课后,设计提问。三大战役的首战,突破点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2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3国民党军队的失败与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解放战争

2、进入第三年,解放军已增长到280万人,军政素质和战略战术水平亦大有提高。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被大量歼灭,已被迫采取重点防御的方针。当时国民党的5个战略集团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别牵制包围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5个战场上。东北为卫立煌集团,共48万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地点上。华北为傅作义集团,共60余万人,分布在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一带。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共60余万人,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内。中原为白崇禧集团,共75万人,分布在平汉铁路南段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西北为胡宗南集团,约30万人,被牵制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隅。他们共360万军队,但能用于前线的只有170万,

3、后方机动兵力也很少。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各项工作,并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度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同时决定将战略决战的初战放在东北战场。二、新课导学 自主探究背景:辽沈战役 :时间:结果:_淮海战役:时间:_三大战役 结果:_平津战役 :时间: _结果:_意义:渡江战役:时间:_意义: _解放南京:时间:意义: 合作探究1、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时间三大战役指挥员参战部队战果意义19489 19491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2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

4、突破口?3.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4.国民党军队的失败与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达标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0分)计分:1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一仗是攻克()A长春 B沈阳 C锦州 D天津2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A北平解放 B武汉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3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4.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5、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5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6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7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8.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9.读“三大战役形势图”,回答问题。三大战役示意图(1)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战役的人是谁?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进行淮海战役的人是谁?(2)在当时的情况下,你分析徐州对于国民党来说,其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这些战果在三大战区是如何分配的?(4)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