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23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五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1月)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l、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2、英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帮凶是( ) A、法国、美国 B、日本、美国 C、俄国、美国 D、英国、美国3、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4、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右面这张图片。请你说说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在什么战争中壮烈殉国

2、( )A、林则徐、鸦片战争 B、关天培、虎门销烟C、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D、邓世昌、黄海海战5、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开放为商埠的城市不包括( ) A、上海 B、沙市 C、重庆 D、苏州6、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事件是(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7、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 B、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伲进了思想解放8、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 ) A、反帝爱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运动9、“三民

3、主义”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0、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11、中华民国成立于(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1年12月1日 C、1912年1月1日 D、1912年2月12日12、从“刘道一、蔡绍南”“江西湖南交界”“1906年冬”等关键词,你会联想到哪一历史事件( )A、镇南关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浙皖起义 D、黄花岗起义13、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 A、云南 B、四川 C、贵

4、州 D、广西1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签订“二十一条”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5、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21年、上海 B、1921年、北京 C、1922年、上海 D、1922年、北京16、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的人物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陈毅17、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 )A、湖南、湖北 B、湖南、运动 C、广州、云南 D、广州、湖北18、“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中共一大上 B、中共二大上 C、八七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19

5、、电影八月一日再现了发生在1927年8月1日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南昌起义爆发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井冈山会师20、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三湾改编 C、遵义会议 D、文家市决策2l、“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即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足( ) 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22、电影院里正在放映抗日影片,银幕上的正确字幕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 A、1931年9月18日 B、1932年1月28日 C、1937年7月7日 D、1937年8月13日23、这次会议持续了

6、3个月,双方动用的兵力达到了百万,最后,打破了日本3个月中国的迷梦。那么,该战役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淞沪会战24、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机占领的城市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重庆25、林彪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他指挥了著名的(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26、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A、延安 B、上海 C、南京 D、广州27、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政府 C、美国、苏联等国家 D、爱国民主人士28、中共

7、中央曾制定了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它颁布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29、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30、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三联书店 B、上海古籍出版社 C、外文出版社 D、商务印书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1)图1人物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图1人物是谁

8、?这位人物所领导的起义军称作什么?(4分)(2)图2漫画中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哪一文献相关?(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材料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

9、)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4分)(2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哪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4介)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人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材料三:习近平曾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

10、要讲话。他强调,只要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1)材料一中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发生在哪次事变后?(2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出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4分)(3)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4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材料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

11、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在材料一的背景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经过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2分)(3)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发起的三大战役。(6分)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八年级历史 上册完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DABD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ACCAAC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DBBAACD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2、、(1)洪秀全。“太平军”。 (2)天朝田亩制度。 (3)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2、(1)民主与科学。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3、(1)九一八事变。 (2)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视历史、珍爱和平;共同创造中日两国和平友好、互惠互利的未来;等等。(言之有理也可)34、(1)根本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