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泽林镇泽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无答案) 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21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泽林镇泽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无答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泽林镇泽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无答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泽林镇泽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无答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泽林镇泽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无答案) 岳麓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场首先兴起于山东的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五四运动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B、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C、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D、全面占领中国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A、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运动B、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C、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封建运动D、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爱国运动4、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2、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中法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6、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了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A、外国公使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B、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C、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D、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7、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8、上图中站岗的士兵要防范的是中国人,防范“依据”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

3、关条约D、辛丑条约9、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D、清政府的统治已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10、某班同学从右图总结出以下四点历史信息,最准确的是A、腐朽的清政府又一次被打败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C、李鸿章是个十恶不赦的卖国贼D、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不断加深11、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似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参与 者是农民 B、具有反侵略的性质C、兴起都与外敌入侵中国有关 D、都建立了政权

4、12、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B、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13、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协定关税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外国人可以开矿设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是目的都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都由列强共同策划实施 侵略军占领北京 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A、B、C、D、15、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

5、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作保;“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材料所指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及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1:“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材料2:一洋人说:“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和“好斗精神”“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材料1中是指俄国在哪一次战争中?得到什么具体好处?俄国及盟友充当了什么角色?材料2与哪次战争有关?洋人的感叹与什么事件及影响有关?上述两次战争侵略者都对中国犯下了什么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