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412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一、自主先学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 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主要内容: 。(3)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 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 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的调动了 积极性,解放了 ,促进了 发展。(4)深化:调整 ,推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2)国有企业改革从 开始,国家还发展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政策。(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极大的增强了 ,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支撑 。二、合作助学1、相对于人民公社体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

2、体现在哪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配方式又出现了怎样的变革呢?三、拓展导学1、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别、环境污染等?四、检测促学1“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B.C.D.3据右表,凤阳县粮食逐年增加

3、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 D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行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2020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这里的“创造精神体现在A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6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

4、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农村顺口溜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运动?这一制度又是在哪一年后

5、已不复存在?(2)材料一反映了农村什么生产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大包干主要形式是什么?最早在何地实行?(4)大包干顺口溜反映农民什么样的情绪?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9.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2020年2月14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1)1950年,中央政府公布了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 运动。(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五、反思悟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