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97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输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近代自然科学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教学难点:如何弘扬近代科学家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近代科学创始人1. (14731543),波兰著名 。他的不朽著作是 ,提出了“ ”,即“ ”,推翻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 ”,它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宇宙观,使 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2.近代科学的创始人是 。(二)近代科学集大成者1.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称为“_”。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 。在力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 3.牛顿的名人名言是: 。(三)物种起源的探索者1.达尔文是

2、英国著名 ,1859年,发表_,从根本上推翻了“_”和“ ”,确立了 ,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2.达尔文被称为 。3.达尔文的名人名言是: 。(四)电磁理论的创始人1. (18311879),英国著名 、 。1871年任剑桥大学教授,创建并领导了英国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实验室: 。2.麦克斯韦的一生最突出的页献是: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 ,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成果。3.麦克斯韦被称为 。【重难点突破】 请仔细观察右图,回答问题:(1)你知道当时这幅漫画讽刺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2)这幅漫画为什么画的是半人半猴的形象? 这幅漫画意在讽刺这位

3、科学家的什么观点?(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哪一派看到这幅漫画后会很愤怒?把这种学说介绍到中国的思想家是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有什么影响?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在一些武侠小说里,总有这样的情景描写:这人轻功了得,站在一支飞镖上迅速的向前进,久久不落地。我们可以用谁的理论来驳斥 ( ) A.哥白尼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2. 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 )A.牛顿 B. 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3.

4、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用谁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4. 1879年,他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在电磁学上取得的成就,被誉为继牛顿之后“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请问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迪生 D麦克斯韦5.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最终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经典力学 B进化沦 C相对论 D电磁学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说我是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牛顿材料二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材料三 他创建并领导了某国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1)这些科学家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他们所取得的成就?(2)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学到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3)你知道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是哪国人?(4)“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五、教学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