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52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中考考点: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进程。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二、难点概念解析: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部分,其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兴师北伐,至1927年4月夭折。起止时间:( )年( )年7月开始标志:1924年, 党“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

2、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展 年 党在 创办 简称 。初期主要领导: 为校长, 为政治部主任目的:创建 ,挽救 影响:培养了大量 ,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为 的胜利进军创造了条件。结束:1927年,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国民党 派突然叛变革命, 失败,第一次 破裂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高潮北伐战争起止时间: 年 年 进行北伐的政府: 目的:推翻 的统治, 主要对象: 、 、 三个军阀北伐总司令: 主要战场: 、 重要战役: 战役、 战役、武昌战役北伐军代表: 领导的独立团作

3、战勇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结果(北伐影响):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打到 ,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国民政府从 迁往 三、知识框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时间: 年4月 地点: 性质: 内外政策:对外: ;对内: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中共一大五四运动北伐战争遵义会议1、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A B C D2、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

4、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 )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4.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国民革命 B.武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5、北伐军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6.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发动

5、了反帝反封的五四运动B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C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七一五”政变 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创办 北伐战争开始 A B C D8. 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9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

6、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里说的失败主要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C工农运动转入低潮D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11材料一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个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进攻北伐军”。材料二 “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缴存政府。”材料一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持什么态度? 材料二指的是哪两件事?材料三说明在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持什么态度?(2)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国民革命的什么结果?12.图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2分)图二是国民革命时期哪次战争的胜利进军形势图?(1)这次战争的首要打击对象是谁?(1分)请说说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