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43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请涂在答题卡上).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海关主权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上海属于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手工业作坊主开设的工厂有 江南制造总局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安庆内军械所A B C D光绪皇帝撰

2、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末代皇帝 D.甲午风云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发展农工商业B开放言论 C废除八股文 D开办新式学堂在下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辛亥革命后不久,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 A张作霖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冯国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护国军力量强大 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

3、北洋军阀力量分裂 10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还我山东 D废除“二十一条”12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13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的会师地点是A陕北吴起镇B四川懋功C贵州遵义

4、D甘肃会宁14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D支持国民党亲英美派的态度16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7“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A显示了国军实力 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 C粉碎了日本迅速的计划 D日军迅速投降18我们要研究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

5、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A B CD20抗战时期,文学界大力支持祖国伟大的抗战事业。其中著名的代表是 A侯德榜 B陈嘉庚 C邹韬奋D陈纳德21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八大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2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和行使主权。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是在哪一年?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23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

6、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2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25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胜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26解放战争时期,指导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7陈毅说“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指的是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

7、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28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D推翻国民党政权29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曾说:“大时代不容任何人苟安,我等有负起担子之必要。力所能及,不可放松,要争气,就趁这个时候,办工业振兴我们民族。”这说明范旭东办厂的主要目的是 A个人致富 B民族振兴C顺应潮流D展示实力30观察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表,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 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89家33亿27万多1920年1795家50亿5

8、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3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A自由思想B平等思想C博爱思想D互助思想 32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

9、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34鲁迅为揭穿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阿Q正传B.狂人日记 C.祝福 D.子夜 35.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是哪位画家的代表作?A齐白石 B茅盾 C徐悲鸿 D洗星海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6题18分,37题12分,共计30分。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3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10、、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于什么不平等条约?三则条约分别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2)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用自己的语言,不得抄原文)。 (3)材料三

11、条约签订是在哪一次农民运动失败之后?这一次农民运动提出什么口号是行动纲领?这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一、二、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1931年9月日军在沈阳 图二 血战台儿庄 图三 百团大战 向中国军队进攻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洪流中。民族企业家、科学家、文化教育界、画家、音乐家、海外华侨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抗日,为抗日战争胜利而共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图三两次战役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音乐家、海外华侨各举一代表人物。 (4)请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CBBDDADBADBDD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CACDDCBABADBD题号3132333435答案BBBBC2、 非选择题(共2小题,36题18分,37题12分,共计30分。)3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