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易学文化纲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335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易学文化纲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易学文化纲要丘亮辉提要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当代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建设现代易学文化。本文对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的意见,可以看作现代易学的初步纲要。 关键词:周易 现代易学 纲要AbstractEstablishing a modern I - Ching I Ch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fter ancient Lianshan of Xia Dynang,Guizang of Shang Dynasty, Jingzhuan

2、of Zhou Dynasty and all previous dynasties, I Ching developed 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 for example Xiang,Shu,Yi and Li.We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establish and develop modem I Ching in present 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inion of characteristic,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modern I - Ching.

3、 It is the preliminary summary of modem I - ChingKey words: I Ching Modem I - Ching, Summary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易学文化延续几千年之久,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易学是对古代易学的继承和发展,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显著的特征,而且是历代社会所需要并且为社会服务的文化。目前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易学顺应时代潮流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形态,反对一切不符合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的内容。因此,带有愚昧和迷信内容的

4、旧易学,在现代社会是没有出路的。 在易学文化领域反对愚昧和迷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去研究易学,厘清其精华和糟粕,继承和创造现代易学文化,为建设当代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现代易学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创新,要有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允许出错甚至失败,要营造百花齐放的环境,通过百家争鸣的方法,促进现代易学文化的成长。现代的易学工作者不管自觉与否都为现代易学作贡献,贵在自觉地、全面地、有组织地团结易学界、科学界、人文界的有识之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仅就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初步的意见,以便引起学界的讨论,推进现代易

5、学的研究。一、现代易学的发展 现代易学为推翻帝制以降的易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实,今天倡导现代易学研究的自觉性,意在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要。在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现代易学是在摸索中发展的,有漫长的、曲折的发展历程。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李镜池、郭沫若、钱玄同、余永梁等学术界开展了关于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的大讨论,意在否定传统的说法,认为周易非伏羲、文王所作,易传非孔子所作,从而掀起了现代易学的第一个高潮。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1926年)最早以“宇宙观”、“人生观”、 “伦理学”、“知识论”说易,将西方哲学融人易理,把现代易学从传统儒家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

6、。 郭沫若在20年代末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周易。他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认为,周易的根本观念是阴阳两性的对立,宇宙充满了这些矛盾的对立,遵循“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规律,相反相成,并产生变化和发展。宇宙整个是一个变化,是一个运动,所以统名之曰“易”。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里,作者提出了“八卦是既成文字的诱导物”,“易之作者当是馯臂子弓”,“易传多出自荀门”、“孔子与易并无关系”等一系列新说。 金景芳30年代以来写了发表了易通、易论、说易、关于周易作者问题等论文,80年代他又连续出版了学易四种、周易讲座、周易全解等易学著作。他认为:周易卜筮是外壳,哲学才

7、是它的本质;周易已经反映了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周易与易传密不可分;易传基本上是孔子所作。象数派应当批判,义理派应当继承。 新儒家宗师熊十力的新唯识沦到乾坤衍,开创了“会通儒佛,归宗于易”的道路,其易学思想的精华主要有:“体用不二”的宇宙观,“翕辟成变”的变化观,“日新不已”的发展观,“变必有对”的矛盾观。 港台新儒家方东美认为周易首先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其次是以价值为中心的哲学体系。高怀民认为易经哲学的思想体系,是一往一返的圆道。 80年代以后,朱伯崑的易学哲学史把周易和中国哲学结合起来研究,较好地揭示了周易的哲学本质,也厘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开创了周易哲学史研究的新方向,为现代易

8、学奠定了基础,其观念之新颖、资料之翔实、论证之严密、判断之恰当,实为现代易学研究的最高代表作。同时,张立文的周易思想研究、宋祚胤的周易新论、徐志锐的周易大传新注、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等,在周易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 80年代以来,国外和国内出现了“周易热”,海内外纷纷成立各种易学学术组织,举行五花八门的周易研讨会,热闹非凡,义理和象数的研究都取得可喜的成果,呈现人文易、象数易、考古易、科学易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朱伯崑组织领导的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坚持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研究周易的典籍和应用,在现代易学及其在企业

9、管理、在医疗养生、在教育人生、在科学技术、在环境建筑规划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1998年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和韩国周易学会共同发起成立国际易学联合会,2004年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开展反对迷信和愚昧,倡导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研究周易的原典和应用,团结全世界易学工作者,为建设现代易学新文化的伟大事业开创了新局面。二、现代易学的特性 历代的易学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认识论的基础。易学总体上看是适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需要的,是渔猎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产物。易经的卦爻词就是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占卜也是适应帝王决策的需要,是特定条件下君臣对话的形式。 现代易学无疑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10、,是现代工商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产物。其特性必然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符合现代人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否则就不能为现代人们所理解,不能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因而不能在现代社会堂堂正正取得应有的地位,受到应有的尊重,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只能成为少数学者研究的古董和某些江湖术士谋生的工具。 应当承认,目前的科学水平和人文理念未必能够完全解释周易的理论内涵,因此,对于未被现代科学证明的和还没有被现代人学科所认识的现象,不作武断的、迷信的解释,也不要斥之为伪科学和迷信而轻率地否定,而是要本着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预留研究的空间,留待后人和历史去作结论。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理念创新的现代易学文化,是和谐世界的文化,

11、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在当代,科技大进步、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伴随着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文化差异,以及战乱的世界、破坏的生态、险恶的环境、失衡的人性,都需要求变易、图生存、谋发展、阴阳平衡、天地人和的现代易学文化。三、现代易学的纲要 现代易学的内涵丰富,而且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不可能概括其全部内容,主要列其纲要如下: 1绚丽多彩的易学史 通过现代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竹简、帛书以及带有周易符号的出土文物,对符号易、文字易、义理、术数、历代易学作出新的判断和解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派林立,众说纷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绚丽多彩的易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2周易经传的现代诠释对周易经

12、传的科学诠释、文化诠释、心理诠释、历史诠释、哲学诠释和社会诠释工作,是全方位研究周易义理、象数及占筮,评价其在文、史、哲、理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呈现着现代易学的繁荣局面。朱伯崑运用现代唯物史观和科学文明,诠释历代易学的易学哲学史巨著,是周易经传和历代易学的现代诠释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成功之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领域的全面的周易经传的现代诠释,是现代易学的重要内容。3易学的管理思想相对西方的现代管理学,易学的管理思想包括管理原理、决策理论和经营之道,都有根植于周易文化的特色。例如管理原理的过程论、关系论、整体论和变异观、阴阳观、五行观、太极观和天人观;决策管理的筮法与预测

13、、知来者逆的逻辑推理、观象玩辞的信息分析、观变玩占的最佳选择、吉凶者贞胜的价值原则;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刚柔立本的组织原则、变通趣时的达变原则、圣人成能的调控原则、仁以守位的用人原则、崇德广业的领导修养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它与现代企业相结合,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补充。4易学的建筑思想深入研究风水文化和堪舆技术中的易学建筑思想,对地形选择、住宅布局、建筑形式等,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进行系统、合理的分析,因而对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指导当代建筑设计极具参考价值,成为建筑施工与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经营等的指导思想之-。现代风水文化要充分吸收建筑科学的成果,包括利用科学仪器测量水文、地质、气候的现代

14、资料;利用现代建筑科学的材料和手段;利用计算机效果图、规划图等建筑图纸;利用现代建筑环境堪舆规划的程序和手段等等,必将有新的发展。5易学的医疗养生思想自古以来医易同源,周易是中医的理论。在医疗的目的方面,周易不是单纯治病,而是防治结合,治病和养病相协调,以保持健康为目的;在病理诊断方面,西医在微观诊断方面有令人赞叹的绝对优势,但是在宏观诊断方面中医有其望闻问切,寒暑湿热表里,全面诊断的特色;在现代药理方面,西药有生物化学等科学的阐述,中药多数处在经验的综合验方,不失为疑难病症的必要补充;在医疗手段方面,中医主张医患结合,标本兼治,精神和药物并举等以人为本,平衡阴阳,理顺五行,对症下药,全面调理

15、的理念,不失为现代医疗的重要补充。另外,中医的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消耗方面,比西医节约和合理,是发展中国家不可替代的医疗手段。因此,易学和中医的医疗养生思想的研究大有可为是不言而喻的。6易学的人生哲学周易通过乾卦有关龙的“潜”、“见”、“跃”、“飞”、“亢”等不同处境的描述,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有利于规划人生道路;周易还通过观变玩占,选择人生的机遇;通过变易、简易、不易的应对的谋略,善解人生处境;通过圣人之道(观象玩词、观象制器、观变玩占、动者尚其变),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人合一目标,对现代人生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是现代易学的纲要和重点研究的内容,其它可以探索的领域还很多,如:周易与哲学、周易与文化、周易与科学、周易与工程、周易与军事、周易与环境、周易与商战、周易与心理学等。四、现代易学文化创新之路首先,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厘清周易文化的精华和槽粕,加以批判、扬弃和继承。正如董光璧先生所说,在价值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易学不可能通过制度保护神秘主义而谋求生存和发展,只能通过自身的科学化去实现其社会化。现代易学文化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科学化的程度。现代易学的科学化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