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89296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份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2020年4月份高三教学质量诊断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Ca-40 Fe-56 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 碳酸钠热溶液呈碱性,可用于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 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详解】A高纯硅用于制太阳能电池或芯片等,而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利用碳酸钠热溶液水解呈碱性,可除餐具上的

2、油污,故B正确;C海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一定条件下,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D正确;故答案为A。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X2-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与Z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XYB. X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C. Y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即W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则W为H元素;X2-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位于第

3、二周期A族,为O元素,Y位于第三周期A族,为Na元素;Z与X同族,则Z为S元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Na,Z为S元素;A同主族从上向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SO,即YZX,故A错误;B非金属性OS,则H2O比H2S稳定,即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故B错误;CNaH为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 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硫酸为强酸,故D正确;故答案为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0.1mol/LNa2S2O3溶液与pH=1的H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LpH=1的H2S

4、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B. 98g纯H2SO4中离子数目为3NAC. 含0.1molNa2S2O3的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D. Na2S2O3与H2SO4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详解】A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故1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个数为0.1NA个,故A错误;B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氢离子,即纯硫酸中离子数为0,故B错误;C硫代硫酸根是弱酸根,硫代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会导致阴离子个数增多,故含0.1molNa2S2O3的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故C正确;D所产生的气

5、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确定,则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转移的电子数也不一定是2NA,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物质的结构,如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选项C为难点,多元素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4.化合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5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Z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和Y两种C. Z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6、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答案】C【解析】【详解】Az不含碳碳双键,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C5H6的不饱和度为=3,可知若为直链结构,可含1个双键、1个三键,则x的同分异构体不止X和Y 两种,故B错误;Cz含有1种H,则一氯代物有1种,对应的二氯代物,两个氯原子可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共2种,故C正确;Dy中含3个sp3杂化的碳原子,这3个碳原子位于四面体结构的中心,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故答案为C。5.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分别在MgCl2和Al

7、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观察现象B比较Cl2、Br2的氧化性强弱将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观察现象C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D证明电离常数Ka:HSO3-HCO3-测得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2SO3溶液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分别在MgCl2和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BFe2+的还原性大于Br-,将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首先氧化Fe2+,则无法比较Cl2、Br2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

8、色,体现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D测得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2SO3溶液,说明CO32-的水解能力大于SO32-,则电离能力HSO3-HCO3-,即电离常数Ka:HSO3-HCO3-,故D正确;故答案为D。6.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C. 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 V(NaOH)10.00mL时,醋酸中c(

9、Na+)c(CH3COO)c(H+)c(OH)【答案】C【解析】【详解】A. 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醋酸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起点pH较小的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A项错误;B. 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形成醋酸钠溶液,醋酸钠水解使溶液pH7,所以pH =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B项错误;C. V(NaOH)= 20.00mL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因为CH3COO-水解而消耗,所以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C项正确;D. V(NaOH)=10.00mL时,生成的醋酸钠与剩余醋酸浓度相等,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

10、钠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D项错误;答案选C。7.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双模式海水电池,满足水下航行器对高功率和长续航的需求。负极为Zn,正极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FeFe(CN)6作催化剂B.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C. 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D. 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该电池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负极是Zn-2e-=Z

11、n2+,正极上是NaFeFe(CN)6获得电子,然后与吸附在它上面的氧气即溶液中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从NaFeFe(CN)6上析出,故NaFeFe(CN)6的作用是作催化剂,A正确;B.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电子进入NaFeFe(CN)6时Na+的嵌入;当形成OH-从NaFeFe(CN)6析出时,Na+从NaFeFe(CN)6脱嵌,因此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B正确; C.根据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上NaFeFe(CN)6获得电子被还原变为Na2FeFe(CN)6,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C正确

12、;D.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由于在低功率模式工作时需要氧气参与反应,因此在该电池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为H2SO4(浓)NaBrNaHSO4HBr、CH3CH2OHHBrCH3CH2BrH2O。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如(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乙醇溴乙烷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_,B中进水口为_口

13、(填“a”或“b”)。(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_。(3)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给A加热的目的是_,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_和溴蒸气,防止_。(5)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_。(6)将C中的镏出液转入锥形并瓶中,连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将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镏烧瓶,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3540的馏分约10.0g。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_;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精确到0.1%)。【答案】 (1). 防止暴沸 (2

14、). b (3). 平衡压强,使浓硫酸顺利滴下 (4). 2HBr+H2SO4(浓)SO2+Br2+2H2O (5). 加快反应速率,蒸馏出溴乙烷 (6). SO2 (7). 防止污染环境 (8). 冷却并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9). 检漏 (10). 53.4%【解析】【分析】(1)液体加热需要防止液体瀑沸,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流下;(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生成Br2和SO2;(4)给A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蒸出溴乙烷;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溴化氢、溴等可以用稀NaOH溶液

15、吸收;(5)通过E的末端插入水面以下冷却减少溴乙烷的挥发;(6)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1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制得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为18.75g,根据产率=100%计算。【详解】(1)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液体瀑沸,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所以B中进水口为b;(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流下,而分液漏斗没有这个功能;(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生成Br2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SO2+B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