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9273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税务筹划管理知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 务 筹 划2004年第三期(总第3期)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目录筹 划 前 沿筹划理论浅析税务筹划的目标 4筹划技术税务筹划技术之三:漏洞平台 6税 务 律 师律师谈法上市公司并购模式中的税收负担分析 10律师提醒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解析 18筹 划 实 务公司董事领取报酬可筹划 27财 税 研 究浅谈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30经 典 案 例不要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33卖?租?还是投资? 35法 规 速 递 37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免征所得税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产税有关减免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东电报局环球市

2、场有限公司向渣打银行深圳分行出租网络线路及设备有关税务处理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执行国内设计国外流片加工集成电路产品进口环节增值税退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版式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有关契税问题的批复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关 于 润 博 50读者意见调查表 51筹划理论浅析税务筹划的目标虽然减轻企业自身的税收负担是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也是税务筹划兴起与发展的根本

3、原因,但这个目标仅仅是整个筹划目标的组成部分之一。税务筹划还有以下目标: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维护主体合法权益。(一)减轻税收负担纳税人对减轻税收负担的追求,是税务筹划产生的最初动因。纳税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仅要求总收入大于总成本,而且要求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差额的最大化。在总收益一定的条件下,就要使总成本最小化。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支付工人的工资、津贴、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构成企业

4、的内在成本,减少内在成本可以提高总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国家凭借其权利,按照税法规定强制、无偿征收的税收,可认为是企业的外在成本,也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其数额的减少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因此,纳税人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税务筹划以减轻税收负担,是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程度的外在表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意义上的减轻税收负担,是相对地减少应纳税款数额。只要企业应纳税额与生产经营规模的比率有所降低,便可认为筹划是成功的。(二)实现涉税零风险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

5、不计的一种状态。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筹划,使自己处于一种涉税零风险状态。虽然纳税人不能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是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也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因此,涉税零风险也是税务筹划追求的目标之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纳税人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企业进行筹划之后,使自己账目清楚,纳税正确,不会受到税务机关的经济处罚,这样就相当于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筹划,就有可能出现账目不清,纳税不正确的情况,从而很容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税。()纳税人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名誉损失。一旦纳税人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税,甚至是

6、犯罪,那么该纳税人的声誉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好品牌意味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企业的品牌越好,产品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企业的收益就越好;反之则不然。除此之外,偷漏税行为的认定还可能会导致税务机关更加严格的稽查,更加苛刻的纳税申报条件及程序,从而增加了纳税人的申报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因而实现涉税零风险极其重要。()涉税零风险状态可以使企业账目更加清楚,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更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账目不清不利于企业进行各项成本的核算,也不利于企业进行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从企业管理的

7、角度出发,实现涉税零风险不应被排除在税务筹划的目标体系之外。纳税人帐目不清,纳税不正确,即使不被税务机关查处,也会使纳税人承受精神上的成本。(三)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当期应该缴纳的税款延缓到以后年度缴纳,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是税务筹划目标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上讲,如果企业每期都能将后期的一笔费用在当期列支,每期都能将当期的一笔收入在下期计入应纳税所得,则每期都可以使一部分税款缓纳,相当于每期都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即每期都可以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相当于一笔贷款永远不用清偿。在信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尤其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经常会借债。如果企业能

8、尽量延缓税款的缴纳,就会使企业的营运资金相对宽裕,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对那些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更深一层讲,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延迟税款的缴纳,无偿地使用财政资金为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不存在财务风险。此外,税务筹划使企业当期的总资金增加,有利于企业扩大借债规模,企业增强了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既然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是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提高纳税人的经济效益就理所当然是税务筹划目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进行税务筹划可以使纳税人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收益,但税务筹划是有成本的。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运

9、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如果成本小于净收益,则该筹划就可行。这里的成本,可以仅指当前的实际成本,也可以从长远看指一段时期甚至将来可能发生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总和。从理论上讲,如果所销售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纳税人便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办法,将所承担的税负大部分转嫁到购买者头上,而且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这种转嫁就越容易。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需求弹性比较小的产品,长期需求比短期需求弹性要大,即消费者在持续高价的情况下,可以慢慢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寻找替代消费品。如果产品售价过高,消费者迟早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因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人在利用转嫁方法进行筹划

10、时应该谨慎,一定要注意这种隐性成本,即客户数量的减少,或者合作者的减少。(五)维护主体合法权益依法治税不仅要求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交纳税款,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定合理、合法地征收税款。在现行税收征管中,人治的因素还在影响着纳税人,因此需要纳税人利用筹划工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纳税人在税务筹划中,不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长期以往必然会养成税务机关征税的惰性,不注重征管水平的提高。因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必不可少的一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是要纳税人无理取闹,一味地和税务机关对着干,而只是从依法治税的角度对权利与义务的失衡状态进行调整,以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

11、互动,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筹划技术税务筹划技术之三:漏洞平台概述漏洞平台是指在税务筹划中,以征管方形成的大大小小漏洞为操作空间。漏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税收实务中,所有导致税收失效、低效的因素都可以被称为漏洞,其中包括空白、狭义上的漏洞概念、理论水平、技术手段等许多方面。狭义的漏洞概念与空白相对应,两者的差别在于利用范围的大小。我们要论述的是狭义上的漏洞。为什么会产生漏洞呢?总起来说,漏洞的成因分为主观类和客观类,具体说来有税法的滞后性、税收的差异性、专业税收人才的缺乏、落后的征收技术手段及法律内部结构的不协调等因素。适合原来社会状况的税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渐渐与社会不适应,而一个国家的税

12、法改革需要一段时间,短时的漏洞就形成了。税法统一可以相应避免一些漏洞,但各地情况的差别决定了整齐划一的税收措施难以存在。这就意味着立法者必须考虑各地的经济实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种税收的差别对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漏洞。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导致税收漏洞的主观因素,专业化税收人才的是缺乏我国税收工作的一大紧迫问题。技术手段的落后往往会限制税制的完善以及税收效率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还没有真正装备起来。落后的工具、低效的手段显然无法应付经济飞速发展对税法的挑战。另外,法律体系内部结构的不协调也常常制造税收漏洞。按照税法功效的不同可以分为:税收法治程序;税收地域。按

13、照税收法治程序,漏洞可分为立法环节的漏洞和执法环节的漏洞,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税法漏洞和其他法的漏洞。按照税收地域,漏洞可分为国内税收漏洞和国际税收漏洞。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贸易全球化出现必然趋势,国际税收日益成为一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税收牵涉到国际间利益的分配与协调,相对而言,出现漏洞的机会更高。不同的成因决定了不同的漏洞筹划风险。相比较而言,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税务筹划有较高的安全度。筹划方法要根据漏洞平台进行1、成本收益分析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筹划需要多个条件:第一,需要精通财务与税务的专业化财会人才,只有专业化人才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税务筹划。当然也不排除在一般性的纳税实践中得出来的筹划技巧。第二,筹划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纳税操作经验。有了定的纳税操作经验,筹划便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只依据税法不考虑征管方的具体措施,只能是纸上谈兵。第三,严格的财会纪律和保密措施。没有严格的财会纪律便没有严肃的财会秩序,混乱的财务状况显然无法作为筹划的实际参考。另外税法漏洞与税法空白样具有隐蔽性,一次公开的利用往往会导致以后的途径被堵死。这些都最终导致税务筹划成本可能比较高。因此,税务筹划者在实施筹划方案前必须将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按照稳妥性原则进行。针对税法漏洞与执法漏洞进行筹划的成本收益比例不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