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9187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3、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4、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 习 过 程随笔【预习检测】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实行农民的。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

2、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的主人。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年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4、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像誓死坚守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为不暴露

3、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等等。5、年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共同探究】1、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思考: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阅读第9页第1自然段小字部分,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3、归纳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时间和司令员。4、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5、在抗美援朝涌现出了哪些的英雄人物?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拓展练习】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

4、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3.抗美援朝发生在()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

5、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10、史料分析: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请回答:(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课后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