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89091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中考物理机械效率题目复习策略 一、竖直拉升物体滑轮组效率 例题1(2017北京)图 1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 A 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 F 作用下,使重 900N 的建筑材料 A 在 5s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 1m,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 2m。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 为 5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P。 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 F 的功率 P。解析:(1) (2)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2)拉力 F 的功率 是200W。 例题2(2017河北)用五个相同质量的滑轮和绳子组成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

2、绳子自由端分别用力将重力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乙滑轮组的效率为乙,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BF1一定大于F2C每个滑轮重为D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解析:由图2可知,甲滑轮组只有1个动滑轮,乙滑轮组有2个动滑轮,且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设每个动滑轮重力是G动。 当将重力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因此,甲乙,故A选项错误。由图2可知,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n甲=2。乙滑轮组由四段绳子承担,n乙=4,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则两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分别为:F1=(G+G动),F2=(G+2G动),所

3、以,F1F2,故B选项正确。由于,可得动滑轮的重力是,故C选项正确。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h,则F1与F2的功率分别为:,。因t甲和t乙的关系不确定,所以,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故D选项正确。答:选项B、C、D正确。 二、水平方向拉物体滑轮组的效率例题3(2017郴州)利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用F=1000N的力拉绳子自由端,货物A以0.1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l0s,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1)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2)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解析:(1)根据v=可知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sA=vAt=0.

4、1m/s10s=1m。(2)由图3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是: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A=20.1m/s=0.2m/s。拉力的功率是,。(3) 由,可以得摩擦力是:f=2F=275%1000N=1500N。答:(1)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为1m;(2)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200W;(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1500N。三、水中提升物体滑轮组的效率 例题4(2017衡阳)如图4所示是某型起吊装置示意图。在某次打捞过程中,使用该装置将质量为4.8103kg的水中物体A在10s内匀速竖直吊起1m高(物体A未露出水面),电动机工作电压为380V,工作电流为50A,电动机

5、对钢绳的拉力F1为1.910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电动机在10s内消耗的电能;(2)钢绳拉力F1在10秒内做的功;(3)物体A所受拉力F2的大小;(4)物体A的密度。 解析:(1)(2) 动滑轮上有4段绳子承担,物体A吊起h=1m,F1为的作用点移动。 (3)物体A未露出水面,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应等于滑轮组拉物体的力F2乘以在拉力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h,即W有F2h。,(4) 由于物体A匀速上升,因此有, 物体A的体积是, 物体A的密度是,答:(1)(2)(3)(4)例题5(2017滨州)把一棱长为10cm,质量为8kg的正方体实心

6、金属块,放入水平放置装水的平底圆柱形容器中。如图5甲所示,金属块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金属块与容器底部并未紧密接触),水的密度是1.0103kg/m3,g取10N/kg。求:(1)金属块的密度;(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若用图5乙所示的滑轮组,把金属块在水中匀速提升30cm(金属块未露出水面,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那么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是多少?解析:(1)金属块体积:V=l3=(10cm)3=1000cm3=110-3m3 金属块的密度:=8103kg/m3 (2)由于金属块全部浸没入水中,则V排=V=110-3m3 根据阿

7、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3)金属块静止在容器底部,则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金属块受到的支持力: 则 F压=F支=G-F浮=mg-F浮=8kg10N/kg-10N=70N 受力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 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4)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F拉=G-F浮=mg-F浮=8kg10N/kg-10N=70N h=30cm=0.3m,此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s=2h=20.3m=0.6m 答:(1)110-3m3 (2)10N (3)7103Pa (4)50N 四、斜面推拉机械效率 例题6(20

8、17潍坊)如图6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1)(2)(3) 答:(1)225J (2)66.7% (3)50N 五、图像相关的机械效率例题7(2017襄阳)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7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7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10N/kg)来源:Z,xx,k.Com(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是 。(2)

9、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N,求拉力的功率。(3)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4)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解析:(1)已知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则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重。(2)由图7可知,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6m=18m。拉力做的功:W=Fs=400N18m=7200J,拉力的功率:(3)由图7乙可知,物重G=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0%,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重做的功为总功,所以,滑轮组的

10、机械效率:,(4)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kg,则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大拉力:FMAX=G人=m人g=60kg10N/kg=600N,由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答:(1)物重(或动滑轮重);(2)120W(3)200N;(4)88.9%.例题8(2017青岛)小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请画出与解题过程相应的受力分析示意图。(1)物体A的质量为50kg,求物体A的重力是多少?(2)如图8甲所示,小雨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50N时,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100N。为了提起物体A,他增加了滑轮个数,组装了如图8乙所示的滑

11、轮组,并利用它将物体A在空气中匀速提升了2m,求小雨做的功是多少?(3)小雨用图8乙所示的滑轮组,将另一密度为1.5103kg/m3的物体B从某液体中匀速向上拉至空气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8丙所示。已知F2与F1之差为50N,在空气中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求液体密度是多少?解析:(1)(2) 设每个滑轮重为G动,图8甲所示的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对图8甲动滑轮和物体A整体受力分析如图9所示,则有 小雨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A和动滑轮重做的功,即(3) 图8乙所示的滑轮组由4段绳子承担,在空气中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则有,设物体B浸没在某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

12、由图8乙和丙可知,当物体B浸没在某液体中时, 对物体B和动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有,当物体B离开某液体时, 对物体B和动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有,所以,浮力为:根据阿基米得原理有,液体密度是,答:(1)500N (2)1200J (3)1103kg/m3六、机械效率与电学综合题例题9(2017威海)图10甲是某小区高层住宅电梯结构的示意图,它主要是由轿厢、滑轮、配重、缆绳及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小明家住该小区某栋楼的16楼,他乘电梯从1楼匀速升到16楼用时5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m。小明重600N轿厢重5400N,动滑轮和细绳的重力以及摩擦力均忽略不计,针对此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

13、(2)动滑轮A提升小明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图乙是该电梯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护电阻R2=100,电阻式压力传感器R1的阻值随乘客压力(F压)大小变化如图丙所示,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超过0.02A时,电铃就会发出警报声,若乘客人均重为700N,该电梯最多可以乘载多少人?解析:(1)拉力F=(G+G轿厢)=(600N+5400N)=3000N,轿厢上升的高度h=153m=45m,拉力移动距离s=2h=245m=90m,拉力做的功W总=Fs=3000N90m=2.7105J,拉力的功率(2)滑轮提升小明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45m=2.7104J,动滑轮A提升小明的机械效率。(3)电路总电阻,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R1=RR2=300100=200,根据图象可知此时的最大压力为9000N,电梯承载的人数=12人。答:(1)拉力F的功率为1.8104W;(2)动滑轮A提升小明的机械效率为10%;(3)该电梯最多可以乘载12人。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