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89075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考点一:电荷与微观世界1.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汤姆生发现了( )A 电子B 中子C 质子D 夸克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的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散开的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B “静电球”的表面是塑料制成的C 手必须与“静电球”的外壳不断摩擦D 脚与大地之间可以不用绝缘体隔离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

2、种电荷相互排斥C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4.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D 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6.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_,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_(选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考点二:导体与绝缘体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根

3、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性能的材料,如:语音室选择吸音效果好的材料修饰墙面,钢盔是选择强度大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图所示,下面主要是从绝缘性能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2.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材料导电性考虑的是( )A 用铁制成煎锅B 用铜丝做导线C 用钢丝制作弹簧D 用铝合金制作飞机的外壳3.电热水壶的把手和插头接头处都是用橡胶制成的,选用橡胶是因为橡胶是 _ 考点三:电路的组成1.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并且是通路时,电路中才有电流C 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D 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

4、是( )A 电池B 灯泡C 导线D 开关考点三:电路的连接与设计1.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电动机),必须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时(如图中的S1、S2分别表示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这样可以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BCD2.在图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能使小灯泡L1和L2都正常发光的图是( )3.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4.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5.在如图

5、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串联电路,应将开关S1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3_ ;要使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并联电路,应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3_ ;如果开关S1和开关S2都闭合,则可能会将电源 _ ;如果将开关S1断开,开关S2和开关S3都闭合,则只有一个灯泡发光,发光的灯泡是 _ 考点五: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1.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A,IB=0.3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

6、的是( )A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C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 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2.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 A、 B、 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

7、,小明的方法是_,理由是_(2)电流表由某处改接到另一处进行电流的测量,此过程中需拆接电路,此时开关应_,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_(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3.图甲是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图:(1)请按照图甲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让电流表测量B点的电流(2)在测量C点的电流时,小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3)纠

8、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A点电流如图丁所示,则A点的电流为 _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明是通过 _ 的方法获得多组数据的(A、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B、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根据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 4.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他们交流后决定:(1)甲同学向老师报告,要求增加的元件是 _ ;(2)甲同学率先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_ (3)在乙同学的协助下,甲同学终于完成了探究

9、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它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 _ ;(4)甲同学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C点电流如图乙所示,请帮他把数据填在表格中;(5)甲同学根据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请你指出甲同学此实验不足之处 _ 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四:电流 电路参考答案考点一:电荷与微观世界1.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汤姆生发现了( )A 电子B 中子C 质

10、子D 夸克【答案】A【解析】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的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散开的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B “静电球”的表面是塑料制成的C 手必须与“静电球”的外壳不断摩擦D 脚与大地之间可以不用绝缘体隔离【答案】A【解析】A.头发竖起来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使头发竖起来,故A正确;B

11、.“静电球”能够导电,说明静电球是导体,而塑料是绝缘体,所以“静电球”的表面不可能是塑料制成的,故B错误;C.金属球本身已经带电,所以不需要手与金属球摩擦起电,故C错误;D.人体是导体,实验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不然电荷会通过人体导入地下,故D错误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答案】A【解析】A、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

12、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B错;C、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D、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4.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D 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答案】D【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

13、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核子,即原子核内部的微粒,就是质子和中子,故C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原子核的体积虽小,其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的正电荷,并不是原子的全部质量,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答案】D【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6.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

14、,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_,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_(选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答案】不带电或带负电;带负电【解析】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相互吸引,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排斥,则小球一定带负电考点二:导体与绝缘体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性能的材料,如:语音室选择吸音效果好的材料修饰墙面,钢盔是选择强度大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图所示,下面主要是从绝缘性能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答案】A【解析】A、用塑料做导线的外皮是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符合题意;B、电炉子的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为了防止炒锅使用时烫手,利用了塑料的导热性差,不符合题意;D、银行IC卡的芯片采用磁电记录方式,用的是磁性材料,不符合题意2.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材料导电性考虑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