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89068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物理 专题八 运动和力(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考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中考透视 明确航向运动和力有关的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及其解释、二力平衡的条件、力和运动的关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上面的知识点常出现在中考的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另外,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惯性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热点知识,常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章中考试题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典例探究 提炼技法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命题角度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解法技

2、巧】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是解决问题关键。其内涵为: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永远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注意: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答时一定要明确撤掉一切外力前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要误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例1】:(2017徐州二模)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 A.保持静止状态

3、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命题角度2:惯性的理解【解法技巧】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惯性:.“惯性”如“惰性”:惯性可理解为“惰性”,表现为物体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总想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想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普遍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情况下的物体都有惯性。.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则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误区警示:误认为物体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只有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所处的位置及是否受力等无关。误认为惯性是

4、一种力,出现“由于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作用”等错误说法。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例2】:(2017福建)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 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命题角度3:惯性现象的解释【解法技巧】解答有关惯性现象的思路: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第二步:明确研究对象原来处在什么运动状态;第三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第四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五步:得出结论。易错点:因为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

5、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例3】:(2017靖江市二模)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A BC D【例4】:(2017烟台)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

6、击乙车尾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命题角度4:惯性的利用与防止【解法技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有利的一面要加以利用;有害的一面要加以防止据此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例5】:(2017广西)下列交通安全提示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考点二、平衡力命题角度:识别平衡力【解法技巧】.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处于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次要明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哪一对力是平衡力。误区警示:莫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混

7、为一谈。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而一对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一个。【例6】:(2017泰安)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命题角度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法技巧】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共线、等大、反向)结合已知平衡力中的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8、例7】:(2017盐城)每年都有一大批丹顶鹤从北方迁徙到我市滩涂越冬,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与运动方向相同 D与运动方向相反考点三、摩擦力命题角度1: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解法技巧】将摩擦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根据实例中所涉及摩擦的具体情况,可分析出摩擦力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根据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判断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所采用的措施。【例8】:(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轮胎上制有花纹 B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命题角度2

9、: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解法技巧】首先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什么,然后分析两个因素是否改变,若两者都不改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例9】:(2017安顺)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考点四、力和运动的关系【解法技巧】首先要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力和运动关系的互逆性进行分析判断。【例10】:(2017德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

10、用,它一定是静止的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考点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法技巧】1.首先明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2.然后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科学推理两条主线逐一进行解答: 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流程:从实验目的入手,明确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最后进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例11】:(2017黔东南州)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

11、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 相同(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家的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点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法技巧】1.首先要明确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体、共线、等大、反向。2.然后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实验装置图明确各器材的作用,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二力平衡某一条件的操作要领的方案,并对实验装置优劣进行评估。【例12】:(201

12、7春牟定县校级月考)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3)当在两端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卡片保持静止,当用剪刀从卡片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

13、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考点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解法技巧】1.首先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什么;2.结合实验装置明确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3.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某一因素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注意:实验结论的陈述要有前提条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新要素(接触面积的大小)时一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并评估实验的可行性。【例13】:(2017来宾)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

14、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甲实验中,木块A才受到的摩擦力为 N;(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比较 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对点实战 诊断达标1(2016台州)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 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第1题图 第2题图2(2017苏州)公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