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89066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9 页 共 9 页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最小粒子。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有很强的流动性。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5、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原子、分子。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

2、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 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鸡蛋50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不随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改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 测量: 日常生活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天平。 天平的使用方法: 看清天平的称量及分度值。 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从大到小依次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

3、游码的质量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C 要用镊子夹砝码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微小质量。二、密度:Vm=mV=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Vm=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同种物质,不变,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m与 V成正比;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是物质的

4、一种特性.但密度会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甲乙mV5、图象:左图所示:甲乙6、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也可间接的测固体体积。单位:1毫升(ml)=1厘米3 ( cm3 ) 1升(l)=1分米3 ( dm3 )0使用方法:认清 量程、分度值。放在水平台上。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mV=原理7、测固体的密度:小于水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

5、-V1)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配重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大于水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体积质量工具天平 : 固体体积比量筒口径大:溢水法8、测液体的密度: 原理:=m/V 方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 V 9、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用公式变形m=V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用公式变形V=m/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

6、动时,被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往往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2、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间相同,路程长,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快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vts=t

7、sv=vst=计算公式: 变形 , 单位: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通过的路程为1.1m.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无关tS速度图象:0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常见速度: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根据需要就可设计

8、出合理的表格。练习中长跑测验中,小明跑1000m小红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4分10秒4m/s小红800m3分20秒4m/s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m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m 1m=106m 1m=109nm 1m=103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

9、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

10、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

11、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于被测边,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

12、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1)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2、测量时间的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五、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条件: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物体间相互作

13、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或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B、使用方法

14、:看清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零;读数。C、注意事项:不允许超过量程,使用前要轻拉几次。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六、惯性和惯性定律1、探究实验: 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时速度相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