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88620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 幼儿期是想象非常活跃的时期 因此在这一阶段应该注重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认识想象 记忆表象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 想象表象 对过去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经过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的形象 例如 没有去过南极 但听到南极考察团介绍南极时 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南极风管的画面 想象与客观现实想象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对过去感知得来并通过记忆保持下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例如 三头六臂 牛头马面 其原型都来自客观现实 来自人脑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 想象的形象来自客观现实 来自人脑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 想象可

2、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 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 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一 幼儿的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 初级的想象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二 幼儿的梦1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表现2 梦的生理基础3 梦最早发生的年龄4 梦与游戏梦与游戏有相似之处 都是想象性地运用象征的活动 5 梦的种类 有意想象 是主动的 有目的的想象 它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在有意想象之中 根据想象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 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 图表 符号 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 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3、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独立地去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 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生活中 象征性游戏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想象形象经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第二课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想象最发达的时期学前儿童想象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以无意想象为主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无意想象特点1 想象无预定目的 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 想象的内容零散 无系统 4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 想象受自身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 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 不要求意志努力 意识水平低 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有意想象的萌芽

4、和发展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 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 有主题的想象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为了实现主题逐渐克服一定困难 但总体来说 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 以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一 再造想象的发展1 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2 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幼儿期的想象 大多是再造想象 原因分析 第一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比 它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少 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 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 第二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幼儿期是大

5、量吸收知识的时期 幼儿依靠再造想象来理解间接知识 他们听故事 看图形需要再造想象 了解文艺作品和音乐作品也需要再造想象 3 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创造想象的发展1 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能够独立的从新角度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独立性 这类想象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 不是模仿 受暗示性很少 二是新颖性 他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 摆脱原有知觉的约束 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联系和联想 2 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 可以成为表露式创造 严格的来说还不是创造 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 范例 只是略有不同 或者在常见

6、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 可以说即是模仿 又不全是模仿 幼儿创造想象发生的表现在于 情节逐渐丰富 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以及能够从不同种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3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六种水平 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 不会利用原有的图像进行想象 他们只是任意的想象 儿童能在图片上加工 画出图画 但画出的物体形象是粗线条的 只是轮廓 没有细节 能够画出各种物体 已有细节 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比如 画出的不仅是一个女孩 而且是女孩在做操 根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 它们之间有情节联系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不再把原来的图画作为主要部分 而是把它作为想象形象的次要部分 学前儿

7、童的想象与现实 三 想象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一 夸张的表现1 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 混淆假象与真实 二 夸张的原因1 认知水平的限制2 情绪对想象的影响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人画得大大的 把不喜欢的人画得小小的 并却放在角落里 3 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4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 2 3岁的儿童1 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 2 想象过程进展缓慢 3 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4 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5 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6 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二 3 4岁的特点1 没有目的 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 内容零碎 无意义联系 内容贫乏 数量少而单调原因分析 想象受感知形象的

8、直接影响 不追求想象成果 三 4 5岁的特点1 仍以无意性为主 出现了有意成分4 5岁幼儿的想象过程常常随着感知形象 外来因素和自己的情绪而变化 想象的有意成分 表现在行动之前能够说出想做什么 行动能够按目的和计划进行 2 目的计划非常简单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常是边想 边说 边行动 但他们在画完之后的描述比画前要丰富的多 3 内容较以前丰富 但仍然零碎幼儿在绘画前说出的绘画主题往往是几样东西的罗列 这些内容之间没有多少意义联系 5 6岁的特点1 有意性相当明显大班幼儿在想象活动前已经有明确的主题 整个行动过程能够有秩序地按计划进行 比如 一个大班孩子画 大街上的人 整个过程画了37分钟 所画的内容

9、都没有脱离主题 2 内容进一步丰富 有情节想象的内容比以前广的多 他们想象的内容可以涉及天文地理方方面面的内容 而且 活动有命题 有情节 3 内容的新颖性程度增加比如围绕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的主题 幼儿想象 飞向天空 拿镜子取下太阳光给老师暖手 象鸟儿一样飞翔 等4 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该年龄的幼儿注意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 所以 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喜欢问 我画的像不像 您看看跟真的一样吗 说明他们已经注意到使自己的想象尽量符合客观现实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 丰富感性经验 使他们多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 原材料 二 讯录幼儿的发散思维充分利用语言和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 幼儿园都开展的语言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 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三 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条件 启发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要从小培养幼儿敢想 爱想的性格和习惯 不要打击想象的积极性 四 在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想象利用游戏推动想象力 五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