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606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中语文7陈情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陈情表 第一课时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都准字音。教学重点:熟读课文,都准字音。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疑难预设:理解文章内容。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教师: “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学生回忆出师表,了解文体知识。“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教师: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

2、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引出课题。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注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朗读。大屏幕出示重点字词读音。愍(mn)臣闵凶终鲜(xin)兄弟期(j)功强(qing)近常在床蓐(r)除臣洗(xin)马猥(wi)以微贱3. 理解文题含义:向谁陈情?陈什么请?如何陈情?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本学习。了解作者: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了解背景:李密先

3、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4. 学生再次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作业: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第二课时 课题陈情表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疑难预设:理解文章第一段。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1.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教师划出重点词,学生理解。既无叔伯 ,终鲜(xi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学生自己翻译课文,教师就重点词语意思进行

4、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字义。2. 分析归纳:教师提问: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明确: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教师就第一段内容提问:1. 本段所述之不幸,共有几个?试一一列举之。2. 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学生明确答案:1.答:四个不幸。即六月丧父;四岁母嫁;九岁不行;祖母疾病缠 2. 答: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3. 作者陈说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答: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整体感知:学生再读第一段,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本段主要通过陈述家

5、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背诵课文: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轮背胜出的小组加分。作业:背诵课文第一课。第6周 9月26日9月30日 第三课时 课题陈情表 课型 新课 备课人:吴学慧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第二段。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疑难预设: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教师大屏幕出示重点字词,学生书中标注,重点理解红体字。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红字意思

6、。教师口头提问加分。整体感知课文: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明确答案: 两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分析归纳1.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答: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答:感

7、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作业:背诵第二段。第6周 9月26日9月30日 第四课时 课题陈情表 课型 新课 备课人:吴学慧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第三四段。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疑难预设: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学生理解本段红字的意思,小组交流答案。教师明确字义,学生记录。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归纳:1. 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2.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学生回

8、答,教师明确答案。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理解课文内容。臣密今年 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学生理解红字意思。整体感知课文:1. 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愿乞终养”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尽节”“报养”忠孝两全3.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板书设计: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作业:背诵课文。第6周 9月26日9月30

9、日 第五课时 课题陈情表 课型 新课 备课人:吴学慧教学目标:1.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 理解文中的“孝”的含义。3. 复习重点实词虚词。疑难预设:理解文中的“孝”的含义。模式与方法:理解法,探究式。教学流程:师: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1.臣侍汤药,未曾远离 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为远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教师总结: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文言重点复习:通假字:大屏幕出示重点: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九岁不行,零丁孤苦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学生找出句中通假字,教师明确答案,学生记录。古今异义词:至于成立 九岁不行后刺史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学生说出红字意思,教师明确答案,学生记录。特殊句式:今臣亡国贱俘 且臣少仕伪朝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学生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重点内容记录。作业:把重点内容整理到笔记上。 - 8 -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