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589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四季学会定位)专题八高考作文赏析专题八 高考作文赏析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话题解读】【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

2、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中,材料中明确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其实是

3、给出了立意的方向。 【例文赏析】义利兼得,有何不可?亚圣孟子提倡“以义取利”“义利并举”,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席话,对于芸芸众生的我辈来说,说得是再明白不过了。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者,能超越个人狭隘的“利”的诉求,实乃君子之风也,似有高山仰止之叹。孔圣人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千百年来,人们往往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乃非此即彼的关系,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交集。可事实却完全与之不同,我们应当大声说:“义利兼得,有何不可?” “义”和“利”不是对立关系。虽然孔子视富贵如浮云、若粪土,然而他也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4、也”的话,他并没否认“利”,只是瞧不起“见利忘义”的小人而已。墨子说:“义,利也。”易经中说,“利者,义之和。”由是观之,二者是完全可以相容的。 “义”和“利”可以和谐共生。义薄云天的人,如果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只要不是自己刻意追求的,去接受它,也应当是合乎“大义”的。淡泊名利的袁隆平院士,为了消除人类的贫困而呕心沥血。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后,各种荣誉如雪片似的飘来,各类奖金也纷至沓来。他看淡名利,却名利双收。 在“利”的诱惑下,还能坚守“义”者,他无论失去了多少,都能得到补偿,甚至能收获更多。还记得“非典”期间人们哄抢板蓝根,日本大地震期间人们哄抢食盐吗?一些商家嗅出了商机,或囤积居奇,或

5、高价卖出,赚了个盆钵满金。然而,却有一个名叫“神威”的药厂,在“非典”期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降低了药价,还大量抛售药品以稳定市场。灾后,那些哄抬物价的商家被消费者“用脚投票”给“踢死”了不少,而“神威”却大发神威,不但弥补了灾中因降价而造成的损失,而且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真可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啊! 创客小羽历经千辛万苦,发明了新式花茶工艺。面对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围追堵截”,她没有选择多数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专利的做法,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独享创新成果之“利”瞬间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她的这一举动,也使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维护了花茶市场的健

6、康发展,她也因为“大义”之举,而赢得了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带领大家共享创新成果,最终成了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小羽的“大义”之举,换来的不是商海的失利,而是更大的名利双收。这真是行人以大义,人必将回之以大利啊! 人们常说“水火不容”,可悉尼奥运会却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观点,上演了一场“水火相融”的壮举。同样的,面对“义”和“利”,我们完全可以“以义取利”,做到“义利并举”。那就再让我们大声说一句:“义利兼得,有何不可?”1.文章的标题“义利兼得,有何不可?”化用经典,观点明确,提领全文,发人深省。2.文章开头以孟子“以义取利”“义利并举”名句,开头,照应标题。3.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分析“利”“

7、义”的关系入手,从“义”和“利”不是对立关系、“义”和“利”可以和谐共生、在“利”的诱惑下,还能坚守“义”者,他无论失去了多少,都能得到补偿,甚至能收获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到文章的作文材料,层层深入,见解独到,深刻丰富。4.文章所举事例和材料结合,在相互对照中分析问题,紧扣材料行文,针对性强。5.文章大量引用经典,并对经典集合现实进行分析,实在是难能可贵。让缺位的法律“王者归来”读罢小羽成为致富带头人的创客故事,心里五味杂陈。小羽在假冒伪劣产品的“围堵”之下,孤军奋战,化敌为友,居然“突出重围”,成为了致富路上的领头羊。她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着实令人钦佩。然而,静心思之,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8、儿;小羽这样的成功,真的值得我们推崇吗?她的经验是我们需要的榜样吗?是大家共同致富的必由之路吗? 法治社会,依法办事乃是人们的行事准则。然而小羽经历数年的卧薪尝胆,研发出专利产品,本想守法经营,凭借自己的聪明与勤奋发家致富,孰料众多的“假冒伪劣”产品逼得小羽的新式花茶步步退守,眼看就要走向衰败。小羽维权失败,被迫将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共享,带领着这些侵权人共同致富。看似皆大欢喜,可冷静一想,小羽真的是高风亮节,主动公开工艺流程的吗?或许此刻小羽的内心在滴血呢?再仔细一想,主管部门哪儿去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你是否看到了法律的苍白甚至缺位呢? 法律的缺席,使小羽维权失败了,或者说是维权无门。“小

9、羽事件”这样的事实可能会使大家觉得,当制造商决定开始制造某项产品时,他们若得不到专利许可,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了,因为这会迫使它的主人“主动”公开专利,“主动”给那些假冒伪劣者共享其创新成果的机会,然后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还美其名曰和气生财。长此以往,不敢说“国将不国“了。但必定会扭曲社会价值观。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想,这不仅是”小羽“们不愿看到吧。 设想一下,如果小羽维权成功,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整肃下,市场规范了,创业环境净化了,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小羽也许心甘情愿地公开“秘方”,也许早就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了,也许可以早点儿将精力放在开拓市场、创新产品上了。总之,如果市场

10、主管部门不是默不作声,而是主动作为,那么小羽还用得着“被迫”公开工艺流程吗? 小羽的成功,让谁汗颜?固然是那些监管部门。 应该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山寨”产品闻风而动的现象屡禁不绝。究其原因,人们会说是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使然,但监管部门是否力有不逮甚至缺位呢?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微创时代,我们到底该如何创业、创新呢?像小羽那样被迫公开和分享自己的专利?否。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惩处力度,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让制假售假者如”过街老鼠“,无翻身之日,以净化和规范市场,维护

11、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大对”创客“们创新的扶持、奖励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自主创业,浆液创新“的良好氛围。 只有让缺位的法律“王者归来”,才能使创新注入不竭的动力,使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盛局真正到来!1.文章的标题让缺位的法律“王者归来”化用经典,提领全文,发人深省。2.文章开头从分析材料入手,以反问的方式提出疑问“小羽这样的成功,真的值得我们推崇吗?她的经验是我们需要的榜样吗?是大家共同致富的必由之路吗?”。为后面引出法律做铺垫。3.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述法律的缺失的严重危害,结合现实生活的典型的事例论证,深刻、具体,尤其是论证方式的多样性值得借鉴。

12、4.文章所举事例和材料结合,在相互对照中分析问题,紧扣材料行文,针对性强。5.文章大量运用反问句,有步步紧逼的气势,值得借鉴。成全别人,成就自己作为创业者,经过多年的试验,最终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这或许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成功。然而,很多人总踩着别人上位,于是花茶新工艺,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如何让自己辛苦的怒家里继续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个叫小羽的创业者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并牵头拟定地方标准,让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一起努力规范市场,最终小羽成了致富带头人。看得出小羽是睿智的,小羽成全了别人,让更多的人与自己一起共同致富,同时她也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人心,最终成为众

13、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所以请相信,在你成全别人的时候你也成就了自己。 生活中,许多寻常的现象往往昭示着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草木本是寻常物,一朵花儿的绽放却是为了成全蜜蜂的采摘,而蜜蜂的到来传播了花粉,也让花儿授粉得以繁衍后代;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非常大度地让牛椋鸟在自己身上生活,而牛椋鸟也像守护神一样守候着这些食草动物,它用自己的尖嘴梳理着兽类的鬃毛,捉去它们身上的皮屑、寄生虫和扁虱。草木与飞虫也好,飞禽与走兽也罢,我们无须去深究是谁成全了谁,但大自然在成千上万年演变中形成的规律却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全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成就自己。 自然世界中的动物、植物尚懂得相互成全,现实

14、中却有很多人为了一己之私,斤斤计较,互相盘算,害怕自己吃亏,不愿成全别人,轻者因小失大,重者两败俱伤,自取灭亡。方舟子和韩寒在网上的骂战中互相毁伤了彼此;腾讯QQ与奇虎360wield一己私利,在营销中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无数的热点话题恰恰彰显了小羽广阔的胸怀点亮了小羽身上的智慧光环。 抑郁潦倒的郁达夫收到比自己的处境还要糟糕的沈从文的求助信后,立刻请沈从文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并且慷慨解囊,还拿着沈从文的习作四处推荐,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郁达夫开始重新振作,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会沉淀一声。”很难说清他们谁成全了谁,但他们在成全别

15、人的时候也成全了自己。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我们需要胸襟宽广的伙伴,需要有甘与退居幕后之人,需要懂得成全之人。小羽将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公之于众,似乎在这个行业吃了亏,而本质上小羽在分享自己的成果的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境界,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开辟了一条康庄坦途。1.文章的标题 “成全别人,成就自己”,紧扣材料,提领全文。2.文章开头从分析材料入手,分析小羽的行为“成全了别人,让更多的人与自己一起共同致富,同时她也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人心,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进而提出文章的观点“所以请相信,在你成全别人的时候你也成就了自己”。3.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动物和人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深刻,又说服了。4.文章文章的结尾再次回到材料中来,紧扣材料行文,针对性强。5.文章中主体论证部分的顺序应该适当的调整,动物和郁达夫的例子放到一起从正面论述,然后在引用360的例子从反面论述会更好,在引述具体的论据之后还要有必要的论证分析。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