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90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练测)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0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测)(含解析)专题10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测)【满分:11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

2、速直线运动【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关于落体运动的理论,并且要了解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就能正确解答。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D甲用力把乙推到,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答案】A【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故选项B错误;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不受向前的力,是靠惯性运动的,故C错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

3、的,故D错误。【名师点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对物体间是否存在力的作用的判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D【解析】【名师点睛】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解释了力的本

4、质;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相互作用的特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B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甲乙两队拔河比赛,若不计绳子的质量,甲队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D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静止、是否受力以及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故B错误;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

5、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甲队拉绳子的力与乙队拉绳子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合外力越大,则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D正确。【名师点睛】惯性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发生力的作用时具有的特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重要区别是作用的物体,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

6、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答案】B【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6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来维持木块的运动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7、物体的运动规律,A正确;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B正确;力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受摩擦力的作用,C错误;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正确。【名师点睛】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比较简单,牢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7当人站立在体重计称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

8、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B【解析】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力为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有相互性,因果关系。8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

9、才有惯性【答案】C【名师点睛】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就不变。9用牛顿运动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能往前走B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人站在沼泽地下陷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D以卵击石,石头完好而鸡蛋破了,但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仍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答案】BD【解析】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与脚蹬地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

10、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故B正确;人站在沼泽地下陷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故C错误;以卵击石,石头完好而鸡蛋破了,但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仍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只是鸡蛋的承受能力弱些,故D正确。【名师点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任何情况下都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相;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以及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10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

11、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惯性不变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答案】BC【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惯性与车速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正确;车速越大,刹车需要的时间长,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但车的质量不变,其惯性是不变的,故C正确,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就是看对惯性概念的理解,知道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11如图所示,物体

12、静止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AD【名师点睛】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是考查的重点,对于其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是否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要看它们是否是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2如图,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

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答案】ABD【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牛顿三个定律的考查;注意分清平衡力及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不同点;在不考虑冰面的摩擦力的情况下,拔河的胜负取决于两者的加速度,而当绳子拉力都相同的情况下,加速度由于质量有关,据此分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题每题10分;第15、16题每题15分;共50分)13、(10分)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

14、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的有些认识是错误的。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下图是这个理想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图乙是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几乎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由此得到推论:图丙中,在没有摩擦等阻碍时,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设计这个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这个理想实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_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答案】 伽利略 , 维持 【解析】设计这个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伽利略,这个理想实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

15、结论是错误的。【名师点睛】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历史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等人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一观点无法经过实验直接证实,而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概括得出的。14(10分)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个重G10 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地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秤的示数变为T6 N,则台秤的示数增加多少?【答案】4 N【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考查;注意分清平衡力及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不同点。15(15分)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如图所示,在这一瞬间悬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由于小猫继续上爬,所以小猫离地面高度不变,则木杆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_,方向为_(设小猫的质量为m,木杆的质量为M)图10【答案】;向下【解析】先对猫受力分析,由于猫相对地面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