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90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诗歌阅读专题卷(一)诗歌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完成(1)(2)题。(8分)赠傅都曹别鲍照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风雨好东西,一隔顿千里。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1)诗歌开头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描写对象怎样的特点?(4分)_【解析】要注意分析题目“赠傅都曹别”,题目指出二人要离别,开篇写“轻鸿”“孤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象的特点可以从事物本身分析,比如“孤雁”体现其“孤”,表现的应该是诗人的孤独、

2、寂寞。【答案】比喻的修辞手法。“轻鸿”比喻傅都曹,表现傅都曹的敏捷多能;“孤雁”比喻诗人自己,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2)诗歌最后四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_【解析】诗歌九、十两句通过描写落日、川渚、愁云等,表现了诗人对漂泊不定生活的厌倦以及朋友远去的哀伤之情;诗歌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孤雁徘徊在烟雾里,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隐痛和无所傍依、孤寂彷徨的状况。这样就可以得出诗人的形象特征一位孤寂的游子形象。【答案】诗歌通过描写落日的余晖、川渚的凄寒、孤雁的徘徊等,(1分)塑造了一位厌倦漂泊生涯、壮志难酬而无所依傍的游子形象。(3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3、(8分)石楠树白居易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1)诗歌前六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石楠树的哪些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_【解析】先分析表达技巧,可以从“叶剪红笺”等判断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从“春芽细炷千灯焰”等判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然后分析六句诗分别表现了石楠树的什么特征,比如第三句写石楠树的树冠像伞盖一样,结着如翡翠一样的果实。【答案】使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石楠树的叶形、花色、果实以及花的含苞待放和盛开的浓香等。一、二句,使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石楠树花、叶的颜色和外形

4、,石楠叶形如剪、花白如霜;三、四两句,写石楠树的枝叶像伞盖,上面结着如翡翠一样的果子等;五、六两句,写石楠树春天时长出像灯芯一样的花蕾等。(手法1分,分析每点1分)(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_【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石楠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如石楠树一样的命运等。诗歌的前六句主要刻画了石楠树的形象特征,表现了石楠树的绚丽多姿、妩媚诱人。而最后两句,写这样美丽的石楠树却没有生长在皇家宫苑中,而皇家宫苑中生长的都是一些常见的、没有品位的桃树、柳树罢了。如果从象征的意义上看,诗人也具有同石楠树一样的美好特征,但却没有进入皇家。由此可以看出,诗歌后两句表达的情感集

5、中体现在两个方面:诗人自己不被重用的悲凉,对奸邪之人当道的愤懑之情。【答案】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听说上林苑里竟然没有石楠树,只好让桃树、柳树等去占有和受用美好的年华。结合整首诗来看,诗人以石楠树自喻,抒发了对政治失意、不幸身世的感慨和对奸邪当道的愤懑之情。(每点2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8分)清明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1)颔联使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_【解析】要注意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比如颌联上句的“蝴蝶”容易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

6、,而“泪血杜鹃”让人想起“杜鹃啼血”的典故;两个典故体现的情感,可以从典故本身思考,比如“庄周梦蝶”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如梦的感慨等。【答案】颔联上句使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下句使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现扫墓人的悲哀情绪。(每点2分)(2)诗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4分)_【解析】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思考诗歌描写了哪些内容或场景,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区别。诗歌的颔联,写的是子女们到祖先坟前扫墓的场景,即焚烧纸钱以及抒发他们哀伤的情感;而诗歌的颈联,写的是坟前的孤寂以及子女们回家后的情况,扫墓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答案】诗歌紧扣扫墓前后的不同景象展开对比。

7、(1分)清明时节,大家纷纷到自己祖先的坟前扫墓,他们在坟前焚烧纸钱、泪雨滂沱,十分哀伤;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只有狐狸卧眠坟上,而那些归家的儿女们在灯前嬉戏。(2分)诗歌通过扫墓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人生有酒须当醉”的旷达情怀。(1分)4阅读下面的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8分)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秋闺思二首(其一)张仲素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注】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1)两首诗都描写了秋虫的鸣叫,表现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_【解析】要注

8、意分析两首诗在描写秋虫时使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比如秋夜曲中“逼”是拟人手法、秋闺思二首(其一)中“愁听”秋虫鸣叫是衬托手法。【答案】秋夜曲用拟人的手法写秋虫的鸣叫。深秋即将来临,逼迫着秋虫通夕哀鸣,使得抒情主人公想到了戍边的丈夫。(2分)秋闺思二首(其一)用衬托的手法。抒情主人公夜深人静之时还不能入睡,忧愁之中又听到秋虫的鸣叫,从而使自己更加哀伤。(2分)(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诗句任意选取两点作简要分析。(4分)_【解析】要注意分析两首诗在刻画人物上使用的手法,比如两首诗都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深夜不能入睡的场景,可以思考使用的手法有无相同点;再如思考为何诗歌都描写月光

9、、秋虫的鸣叫等。【答案】都通过描写秋夜的漫长来刻画抒情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的情景。秋夜曲通过表现漏水的“丁丁”、轻云的“漫漫”和秋虫的“通夕响”等描写抒情主人公;秋闺思二首(其一)通过描写透过碧窗的“斜月”、“寒螀”的叫声等表现秋夜漫长。动静结合的手法。秋夜曲中,“丁丁”是动态,“漫漫”是静态;秋闺思二首(其一)中,“斜月”是静态,“寒螀”是动态。寓情于景。两首诗都把抒情女主人公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隐含在描写的景物之中。(任选两点即可,每点2分)5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回答(1)(2)题。(8分) 【导学号:98142022】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元好问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

10、谓神州遂陆沉!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自注:国初取宋,于青城受降。)【注】 这首诗写于金哀宗天兴二年。这一年四月,无赖出身的金汴京守将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金留守官员被蒙古军羁管出京,暂住青城。诗人时任左右司员外郎,也在被羁管出京之列。骎骎:马疾驰的样子。(1)诗歌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_【解析】要注意分析诗句描写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手法,比如首联,写金国只注重宴请蒙古人而忽略了蒙古南下的企图,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颔联,“灞上”典出史记,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而被阻,说:“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陆沉”,典出晋书,比喻国土是由于祸乱而沉沦。【答案】对比。首联,将金国设宴招待蒙古使者与忽略蒙古战马南侵两个方面对比,揭示金廷高层对蒙古南侵的野心缺乏认识的现实。用典。颔联中,“灞上”用了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而被阻的典故,“陆沉”典出晋书,此联表达出诗人内心极度的震撼和后悔。(每点2分)(2)结合注释,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