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88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练测)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练)(含解析)专题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1某小型飞机在航母上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s1,着陆距离大约为s2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n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A B C D【答案】B【名师点睛】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看成以平均速度(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的匀速直线运动,使过程和计算简单化。2为估测一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cm,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

2、距石子起落点竖直距离约5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 ( )A110-3sB110-2sC510-2sD0.1s【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5m的末速度为:,由于0.12m远小于5m,故可以近似地将AB段当匀速运动,故时间为:。【名师点睛】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所以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都适用,即可求出落地时的速度,再根据瞬时速度的概念,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瞬时速度,求出曝光的时间。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B、C三点,最终停在O点A、B、C三点到O点的

3、距离分别为L1、L2、L3,小物块由A、B、C三点运动到O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解析】反过来看,小球从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故,故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即,故选C。【名师点睛】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4杭新景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般也要求速度不小于80km/h冬天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

4、该人的反应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 )A10m/s B15m/s C12m/s D 20m/s【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汽车的总位移分为两段,一段是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是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本题最容易错认为汽车直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以12.5m/s2加速度做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的速度不能超过5m/s。(g取10m/s2)求:(1)运动员打开降落

5、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是多少?(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答案】(1)(2)【名师点睛】本题所给的运动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找好两个运动过程中的相同物理量,运用各自的运动学公式列速度、位移方程,再根据位置关系列出辅助方程即可解答。1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

6、2和H,可求得g等于: ( )AB CD【答案】C【解析】选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为研究过程:,由以上三式可知:,C对。【名师点睛】竖直上抛的运动特点时间对称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v0,则上升时间为t上v0/g.当物体落回原处时,位移x0,则由位移公式可得物体由抛出到落回原处所用的时间为t.由于tt上t下,所以物体由最高处落回的时间t下,即t上t下,时间对称速度对称: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可得到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为v.由此式可以看出,物体在上升和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即在运动速度上具有对称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由v2v2gx,此时v0,所以最大高度H.2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

7、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到某一最大速度,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 )A可为许多值,与、的大小有关B可为许多值,与、的大小无关C、必须满足D、必须是一定的【答案】C【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结合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得出和v的关系;结合速度时间公式,以及和v的关系得出满足的关系。3一物体以vA从A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以速度vB到达相距为s的B点,则该物体经过0.4t时刻的瞬时

8、速率和距B点为0.4s处的瞬时速率分别为: ( )AvB - vA,BvB +vA,CvB +vA, DvB +vA,【答案】D【解析】经过时间t物体从A点运动B点,所以,经过0.4t时刻的瞬时速率,可得:设距B点为0.4s处的瞬时速度为v2,则该点据A的位移为0.6s,该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又,解得,故选D。【名师点睛】分清运动性质,准确应用公式,把握各量的物理意义,就能正确解答匀变速运动的题目。4如图所示,AD为竖直边,OD为水平边。光滑斜面AO、BO 和CO,斜面倾角依次为600、450和300。物体分别从A、B、C静止开始下滑到O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 、t2 和t3。则下列关

9、系式正确的是: ( )At1 = t2 = t3Bt1t2 t3Ct1t2 t2【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斜面的倾角不同,加速度不同,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所给斜面特点是底边相同,根据倾角就可得到斜面长度的关系,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运动学公式表示出时间,再进行讨论而得。5在娱乐节目幸运向前冲中,有一个关口是跑步跨栏机,它的设置是让观众通过一段平台,再冲上反向移动的跑步机皮带并通过跨栏,冲到这一关的终点。现有一套跑步跨栏装置,平台长L1=4m,跑步机皮带长L2=32m,跑步机上方设置了一个跨栏(不随皮带移动),跨栏到平台末端的距离L3=10m,且皮带以v0=1m/s的恒定速

10、率转动,一位挑战者在平台起点从静止开始以a1=2m/s2的加速度通过平台冲上跑步机,之后以a2=1m/s2的加速度在跑步机上往前冲,在跨栏时不慎跌倒,经过2秒爬起(假设从摔倒至爬起的过程中挑战者与皮带始终相对静止),然后又保持原来的加速度a2,在跑步机上顺利通过剩余的路程,求挑战者全程所需要的时间?【答案】14s【解析】匀加速通过平台:,通过平台的时间:,冲上跑步机的初速度:v1=a1t1=4m/s冲上跑步机至跨栏:解得t2=2s摔倒至爬起随跑步机移动距离:x=v0t=12m=2m(向左)取地面为参考系,则挑战者爬起向左减速过程有:v0=a2t3 解得:t3=1s对地位移为: (向左)挑战者向

11、右加速冲刺过程有:解得:t4=7s挑战者通过全程所需的总时间为:t总=t1+t2+t+t3+t4=14s。【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挑战者在整个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及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注意各个阶段的物理量的关联关系.1【2016上海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BCD【答案】B【方法技巧】本题先通过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加速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2【2016全国新课

12、标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BCD【答案】A【解析】设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根据,可得,解得,代入可得,故A正确。【方法技巧】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明了,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3【2015山东】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

13、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求得h等于: ( )A1.25m B2.25m C3.75m D4.75m【答案】A【名师点睛】此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只要抓住时间相等的关系即可解题.4【2014上海卷】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m/s。【答案】【解析】小球在AB段和BC段均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得两段加速度分别为,可得加速度之比,设两个阶段的路程均为X,则有,可得,所以两段的平均速率即。- 8 -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