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8392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合理避税方法与技巧(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每年避税300亿解读中国外企避税招数 招数二 向银行贷款不仅仅是缺少资金也是一种避税办法目前 许多外企到中国投资前后 向境内外的银行借大量的资金 其中不乏一些实力雄厚的著名国际公司 促使这些企业向银行贷款 不仅仅是缺少资金 这也是一种避税的办法 根据税法的规定 利息支出是在税前扣除 企业适度地负债 利用税前列支利息 先行分取企业利润而达到少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 60 以上是借贷资金 自有资金比例并不高 这种资本弱化避税的手法实质是降低了资本最低回报率 为企业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增加利润 2 每年避税300亿解读中国外企避税招数 招数四 钻税法漏洞是外企避税的另一个途径

2、 中国的税法并不完善 税法难免有许多漏洞 为企业的避税提供了空间 如现在 中国对消费税是按照出厂价进行征收 因此 一些厂家便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 用较低的出厂价把产品卖给销售公司 这样便可避税以增加利润 招数五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招数六 增加工资发放的次数 3 合理避税的概念 合理避税 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 即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 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 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避税的依据 非不应该和非不允许BarrySpitz对避税的分类 以是否违背法律意图为依据分为可接受避税和不可接受避税分类 合法避税 福利工厂 非违法避税 从事兼营企

3、业又发生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企业 如果当年混合销售行为较多 企业有必要增加非应税劳务销售额 并超过年销售额的50 不纳增值税 欺诈避税税收筹划的四大特征 1 合法性2 超前性3 目的性低税负和滞延纳税时间4 综合性考虑整体税负和资本收益最大化 4 合理避税产生的客观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税负轻重水平税率高低水平税法的详细条文课税对象的叠叉性 5 合理避税的产生原因 一 避税产生的内部原因价格 成本 利润 税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主要经济规律之一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是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的最小化 税收是主要的社会费用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降低税收成本 是纳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

4、要途径 这种利润最大化是一种税后利润最大化 这是纳税人在市场地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6 合理避税的产生原因 二 避税产生的外部原因1 就国内避税而 税法缺陷表现如下 税收的地区差别税收的部门 行业差别纳税主体之间税收待遇的差别2 国际避税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表现在 各国税制的差别跨国纳税人承受较重的税负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矛盾 给予跨国投资者优惠待遇税收协定内容不同税收征管的漏洞和税收征管人员素质不高 7 纳税人的权利 了解国家税收法律 法规及有关纳税程序的权利请求保密权申请减 免 退税的权利享有陈述权 申辩 申请行政复议 提起行政诉讼 请求国家赔偿权控告权和检举

5、权延期申报权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 三个月内委托代理权依法申请收回多缴税款并受补偿的权利 一是税务机关发现 二是纳税人发现 有依法拒绝检查的权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权利 8 纳税人的义务 1 申报办理税务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或变更之日起30日内 办理税务登记 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告知税务机关 2 按税收征管法的要求管理账簿 凭证3 纳税申报4 按期缴纳税款 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5 接受 协助税务检查 9 企业合理避税的基本技术 1 免税技术2 减税技术3 税率差异技术4 分割技术5 扣除技术6 抵免技术7 延期纳税技术8 退税技术 10 合理避税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分析现有企业税收现状

6、第二步具体分析 提供多种税收筹划方案第三步筛选税收筹划方案第四步各部门沟通协调 执行各税收筹划方案第五步分析 总结 11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一 纳税人的财务筹划法 税基递延法 加速折旧法 见案例1 折旧年限孰短法 存货成本转出孰高法 提取准备金法 合并纳税法 12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税基即期实现法 见案例2 税基均衡法 见案例3 税基最小法 收入最小法 税前费用扣除最大化 其它税基最小法 税基分别记帐法 1 前提是分别销售 如果不是分别销售 也不能分别记账 2 如果企业将一企业完整的产品化整为零销售 分开发票 分别记账 适用不同的税率纳税 属于偷税行为 13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避免违法纳

7、税法 掌握和理解各纳税义务发生的条件 防止因认定的错误而受到处罚 掌握和理解各税有关计税依据的规定 防止因计税依据确认的错误而受处罚 掌握和理解各税以及税收征管法有关纳税申报的规定 防止因申报错误而受到的处罚 掌握和理解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 防止因违反发票管理的规定而受到的处罚 14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财务安排法应当考虑的非税损益因素 价格变动 时间价值 资金成本 其他非税损益因素 15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二 纳税人经营的筹划方法 购进的筹划 采购发票 减少违规发票的流入 供货单位的选择 16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代销与经销纳税方案的比较 见案例4 财产出租与自用 投资纳税方案的比较 见案例

8、5 让利促销纳税方案的选择 见案例6 17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一 企业投资的筹划 企业筹资渠道的选择 争取财政拨款和补贴 企业自我积累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社会集资和企业间拆借 企业内部集资 18 股份公司的筹划 深圳某股份公司是一个由企业员工出资组成的股份制企业 股份额为1000万股 原始股 一年以后企业取得税后利润200万元 如果采取1元金额配股方式全部发给股东个人 那么股票持有者为新增股票每股支付0 2 20 的税 发放股息 红利也如此 如果现在企业改按四 六开配股 60 为集体股 40 为个人股 虽然个人股每股仍缴0 2元的税收 但 1 集体股可以享受免税24万元 200 60 20

9、的优惠2 相当于从国家手中取得24万元的投资 19 利用银行借款的筹划辽宁某钢厂利用10年积累起500万元 用这500万元购买设备进行投资 收益期10年 每年平均盈利100万元 该钢厂适用所得税税率33 则 该企业每年平均缴纳企业所得税 100 33 33万元 10年累计应纳企业所得税330万元 若企业用银行贷款的办法 贷款500万元 利息年支付额为5万元 则10年后企业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 100 5 33 10 313 5万元 那么10年减少税负16 5万元 20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二 销售的筹划 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 销售形式的选择 单一 混合 兼营 销售价格的确定 转让定价 销售机构的选

10、择 分公司 办事处 设立办事处 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单 回总机构缴纳税收 常设分支机构 流转税就地缴纳 所得税汇总缴纳 独立核算机构 所有税收就地缴纳 21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三 企业设立的筹划企业类型的选择1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与股份公司的选择 李某打算成立公司 预计年获利12万元 请问以何种方式组建公司可有最大税后收益 方案1 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所得税 12 33 3 96万元 个人所得税 12 3 96 20 1 608万元税后收益 12 3 96 1 608 6 432万元方案2 成立个人独资公司个人所得税 12 35 0 675 3 5

11、25万元税后收益 12 3 525 8 475万元应选择方案2 22 2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 投资方向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如对新办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特殊行业的优惠政策 对利用 三废 产品税收优惠等 注册地点的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扶持贫困地区 保税区 经济特区 西部地区等 23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四 企业合并分立的筹划1 企业合并与纳税筹划 合并产权支付方式的选择 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 2000 119号 规定 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根据合并的具体方式处理 A 一般情况下 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 计算资产的转让

12、所得 依法缴纳所得税 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 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 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 24 B 当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 股东 价款的方式不同时 其所得税的处理就不相同 即 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 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 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 以下简称非股权支付额 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 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 20 经税务机构审核确认 当事各方可选择按下列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 a 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 不计算缴纳所得税 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 以前年度的亏

13、损 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 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 b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 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25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2 企业分立与纳税筹划 有混合销售的企业 应尽量考虑分立经营 分立便于企业性质的认定 如福利企业 高科技企业 软件生产企业等 有免税项目企业 可计算分析考虑分立 分立有利于获得低所得税税率 26 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 3 企业股权重组与纳税筹划 股权转让 对转让所得 征收所得税 增资扩股 不涉及税收问题 4 资本结构的选择 见案例7 27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现金折扣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海南

14、俊益电子公司销售商品100000元 付款条件 2 10 n 30 净价法 和 备抵法 在确认 营业收入 时比 总价法 少记2000元 不仅少计交增值税 而且还推迟企业所得的实现 28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现金折扣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29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现购 应将丧失的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而不是成本借 固定资产98万财务费用2万贷 银行存款100万赊购1 一般赊购 现购价格与赊购价格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或到期应付设备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其差额计作财务费用 例有一台设备标价为现购5000元 赊购5500元 咸阳红旗灯锦公司在采用一般赊购方式购入该台设备时

15、应做如下分录 借 固定资产5000财务费用500贷 应付账款5500 30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例 南京健伦纺织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以面值50000元 票面利率10 期限6个月的票据交换一台设备 假定市场利率为12 和10 两种情形 所做分录如下 1 市场利率为12 则月利率1 1元6期利率1 的现值为0 942 固定资产成本为 50000 1 10 0 942 51810元购入时 借 固定资产51810贷 应付票据51810付款时 借 应付票据51810财务费用3190贷 银行存款55000 31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2 市场利

16、率为10 到期应付设备款的现值等于其面值 此时固定资产可按面值计价 购入时 借 固定资产50000贷 应付票据50000付款时 借 应付票据50000财务费用5000贷 银行存款55000 32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2 分期付款赊购 以各次递延付款的现值总数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付款总数与成本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例杭州志诚建筑工程公司分期付款方式于1997年1月1日购入一台设备 按规定需在5年内的每年12月31日支付40000元 利率为6 1元5期利率6 的年金现值为4 2125 设备的成本 40000 4 2125 168492元则我们可以编制下表 表示每期应付设备款的计算过程和每年支付设备款的会计分录 33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注 10110 168492 6 29890 40000 10110 应付分期设备款逐期计算表 34 资产的合理避税方法 坏账转销的避税筹划技巧与案例 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 5 下列是需要避税者注意的条件 1 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 撤销 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