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8140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精编如何提高执行力大全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营销系统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像一个乘式中的乘数,执行力弱,另一个乘数再大,结果也是枉然。 营销系统面对的是对抗性竞争,拳头打得快不快、准不准,往往是决出胜负的原因。 今天,对于执行力的意义,已经毋庸多言;对于提高执行力的着眼点,因为人们对此问题的关切,也已经认识得比较全面。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提高执行力”本身的执行问题。也就是说,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达成“提高执行力”这个目标,而不至于又陷入“提高执行力”执行不力的尴尬中。 执行力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找出执行体系中的关键要素那些起到基因作用的要素,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健康发育。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2、:企业的管理者有很好的悟性,一些策略性的想法很透彻,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落地生根。 如今已不仅仅是策略的时代,也是策略执行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发掘执行力的基因,帮助这些管理者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一种正确的管理思维方式。 完善的营销执行计划是执行力的源泉 有这样一种认识值得关注:企业执行力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销售人员不能正确执行公司政策,一方面是因为销售人员缺乏正确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销售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因此,管理者总是希望让销售人员接受大量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改变认识、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强化执行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他们将注意的焦点过于集中在销售人员身上,采

3、用的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 管理者往往忽略了分析自己。事实上,执行力差的根源恰恰是管理者造成的:不少管理者将目标与计划等同了起来,认为自己制定了企业的策略发展目标,就等于制定了策略的执行计划,正是这种错误认识造成了执行力的薄弱。策略目标只是发展方向,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才是执行计划。执行的对象是什么?是计划,是方案,仅仅依靠目标无法推动销售人员有效执行企业策略,因为每个人对如何达成目标的理解不同,采取的执行手段会因人而异,这都使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巨大偏差。 所以,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销售人员行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是来自于策略目标,而是来

4、自于营销执行计划。但是,很多企业的整体策略思想都在管理者一个人的大脑中,平常都是通过与销售人员之间的沟通来推动策略执行的,这就存在一种状况:经常沟通的人容易理解管理者的策略意图,而不常沟通的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行事,偏差也就难以避免了。注意:口头沟通的方式无法将策略正确转化为一致的行动,必须通过规范化的形式来完善营销执行计划,要求销售人员必须按照营销执行计划的要求展开行动。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营销执行计划呢?其关键在于:一要准确定位,二要明确目标,三要确定预算,四要合理分解,五要有效转化,六要强化规范,七要动态跟进。制定营销执行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整体层面,还必须注重对策略的分解,要通过时间、产

5、品、渠道、区域等各方面来丰富执行计划体系;同时,必须以具体的实施方案,确立执行的具体步骤,以便于监控与考核;另外,除了企业总部制定执行计划,分支机构也必须按照规范化的格.+式制定区域执行计划,并且维持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策略互动;再有,必须定期对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调整,要不断检讨总部和区域的执行状况。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就能够通过营销执行计划来统一、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从而迅速提高策略的执行力。 良好的营销组织体系是强化执行力的保障 营销计划是企业营销体系运转的依据和根源,而确保营销计划得以正确执行就必须依靠组织体系的力量。一个完善的营销组织体系,能够通过对关键业务的提炼,准确定位

6、企业核心职能,构建起整个部门和职位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平台推动营销计划有效执行。 缺乏良好的营销组织体系,是执行力欠缺的另一个关键原因。不少管理者对于组织体系给执行力带来的影响缺乏足够认识,过于孤立地看待执行力,忽视了执行力所需要的内部环境和管理保障。具体表现有: 1企业总部组织职能缺乏 对企业总部的营销组织体系而言,为了强化策略执行,需要确定策略性、统筹性和辅助性等三大类管理职能。策略性职能保障整体营销计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统筹性职能保障营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得到全面协调,辅助性职能为营销计划的执行提供后勤保障,从而使整个组织体系的核心职能充分体现出专业性。 现实中许多企业的做法却不是这样

7、。他们一方面要求销售人员必须按公司政策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缺少必要的部门来行使各项专业职能,盲目追求“机构精简”。比如,缺少专业的营销计划部门,造成销售部门缺乏执行过程中的方向指导,无法“做正确的事”;缺少销售计划预测部门,凭感觉行事,造成产、供、销、物的衔接过程经常“掉链”,无法确保产能的均衡运作,更无法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保障体系这些问题都削弱了执行力。 2区域组织职能缺乏 不少企业的老总对区域销售组织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业务”层面,认为销售人员所做的事情就是业务工作,而没有认识到区域销售组织其实是一种管理平台,除了核心的销售业务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必要的管理职能。有的企业在设立区域销售组织时,全

8、部都是销售业务人员,这就形成了省级经理“光杆司令”的局面,根本无法做到对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对整个销售业务过程缺乏系统的评估和指导,造成策略无法执行到位。 3总部与区域组织之间缺乏对应和互动 企业没有考虑到区域和总部双方职能的对应和互动,一方面使对一些工作的处理缺乏层级,另一方面则缺乏顺畅的沟通。比如,企业要求销售人员填制销售日报表,规定日报表的处理部门是总部的销售经理,但销售经理精力有限,无法对大量的日报表及时回复和深入处理,这就造成销售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不愿认真填写日报表,大大削弱了销售日报表的作用。又如,企业没有在总部和区域之间建立营销计划的沟通体系,区域市场产生的一些好思路没有及时、系

9、统地反馈到总部,双方信息沟通错位,不能形成有效整合,造成总部无法从销售一线得到正确信息和思路,区域销售组织也无法正确有效地执行公司政策。 明晰的业务流程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 国内大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多是依靠一级一级领导的推动来完成工作的:一项工作如果没有领导过问,就没有人处理,也没有人承担责任;一项工作只能在两个部门领导之间“同级别“进行这种现象产生了众多“企业病”: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影响领导者对重要工作的关注和思考;营销人员能力缺乏锻炼,滋生依赖思想;各部门间缺乏顺畅沟通,营销计划难以执行到位。要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就必须从“靠领导推动”转向“靠流程推动”,简化工作决策的环节。 靠流程推动的关

10、键在于: 1.提炼关键业务流程 靠流程推动的重点在于靠关键业务流程推动,2080法则永远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则。企业要驾驭庞大的营销业务网,必须建立几个核心支柱营销关键业务,而这些营销关键业务的提炼,则来自于系统的整体营销计划。关键业务必须充分体现整体策略思想的要求,方能成为营销业务活动正确执行的依据。提炼出营销关键业务,通过对关键业务的流程进行设计,来保障整体业务的顺畅运作。 2.确定流程核心内容 业务流程由许多个流程点组成,提炼出关键业务流程只是初步确立了关键业务的流向,要使业务流程流动顺畅,还要明确流程点所包含的内容。事实上,确定流程点和其内容,本质上是在确定业务流程运作的规范。每一个

11、流程点都代表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营销部门在处理这些工作时,都应该按照统一的规范执行以保证运作效率,而不是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做法。 3.明确流程运作部门 每一项业务流程都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共同运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角色是什么,谁是主导部门、谁是参与部门,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具有什么权限。这些内容都必须在描述关键业务流程时体现出来,这等于给各部门在业务流程中的职能进行定位。定位明确,各部门才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业务流程才能顺畅运行。 4.规定流程运作时间 业务流程的时间要求体现在两点:一是每个流程点的内容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二是这些处理内容的时间应该有多长。这样,每项

12、业务流程就具备了结果性,而不是一直处于运作过程中。 5.确定流程评估标准 在靠流程推动工作的体系中,必须要使业务流程本身具有检核或者信息双向流动的职能,以便对业务流程的结果予以评估和传递,从而保障这项业务流程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合理的营销绩效考核是提升执行力的动力 管理者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培训来提高营销人员的执行力,殊不知在一个缺乏公平体现贡献价值的环境中,营销人员对于公司要求他们不断上进的做法是无法有效接受的。事实上,这些管理者忽略了营销体系执行的真正动力来源绩效考核。这套体系若没有建立起来,执行力不会自动产生。国内企业在营销团队绩效考核上的问题,主要是未能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不知道应该设计

13、哪些绩效考核指标,以及应该如何掌握绩效考核的过程。在此我们提出几点简单有效的绩效考核原则: 1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围绕企业的整体营销计划建立 绩效考核一定不能脱离营销关键业务,要有助于整体策略目标的达成,而不能想当然地一味强调所谓的“全面性”。一些企业制定考核体系时从大到小、从定量到定性、从业绩到态度等方方面面制定了一大套考核指标,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可事实上这种体系在实践中根本无法执行下去。 绩效考核围绕策略规划的重点,就是要设计一套关键绩效指标(KPI),这种方法融合了目标管理和关键业务界定两种方式的优点,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可以确保“做正确的事”,又抓住了关键业务,可以最大限度

14、调动人力资源。 2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在机会上创造平等 绩效考核的根本点就在于营造一种机会公平的环境,使大家能在同样的平台上展开公平竞争,并且获得公平的回报。实践中这种机会上的平等,就是必须充分考虑各类营销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确保大家都能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得价值。 3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应该体现个人与团队的平衡 执行力并不是简单地由个人来达成的,而是由组织来达成的,因此,执行力的强化就必须在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既不至于因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削弱了组织的力量,又不至于因强调团队而淹没了个人的特性和价值体现。在实际考核中,要做到因团队的成长而带动个人的成长;如果一个部门赢得了公司的奖励,这个部

15、门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分享到这种奖励;而对于其中贡献突出的个人,部门给予其相应的激励以区别于一般贡献的人员,这样才能激励一大批人员愿意冒尖、敢于冒尖,要树立起团队中的个人样板。这一点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必须明确,力求在组织中形成一种竞合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从而推动整个营销组织的执行力。 系统的营销管理体系是确保执行力的标杆 即使企业构建了规范化的组织体系、明确了工作角色和职责、提炼了关键业务流程,但在实际运行时仍然可能出现职责不明、缺乏沟通、流程推动不力、工作标准模糊等影响执行力的问题。原因在于:缺乏将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转化为管理体系的意识和技能。 营销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体系,企业应根据整体营销计划和关键业务的要求,制定出系统的关键营销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规范来明确业务运作过程中的工作标准,并对工作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保障营销计划和关键业务的正确执行。但是,很多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与整体营销计划关联度不高,没有反映出关键业务的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推动。事实上,营销管理制度的推行不能事无巨细,一定要围绕关键业务来建立。 一些企业在推行营销管理制度体系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